常家偉和關醫生主動請纓:“我們兩個來處理一級病人。”
體力活,由年輕人來幹了。
急診再分為二級病人與三級病人,分別是比較危重的病人以及需要急診處理的病人。比較危重的病人在現有工具缺失的情形下醫生能做的同等有限,只能說由醫生優先檢視處理下。同樣需要等待救護車,可以安排其先上救護車。需急診處理
的三級病人情況暫時馬上不危及到生命,可以耐心再等等的病人。這些病人不能說完全置之不理,適當安慰其情緒很重要,醫生手頭有空的話能處置即給處置。
根據以上情況,二級病人交給鄭奶奶處理了。三級病人由負責的分診謝同學有空時一塊幹了。
聽到說她除了分診要包攬急診處理的活,其餘四位前輩心頭是略有擔憂,怕她吃不消。分診本身比較耗時耗力的,因為分診本身是下診斷了。現場沒有儀器連個聽診器都沒有,醫生任何輔助工具等於回到原始社會,不是說完全沒法做初步診斷
,而是當作出診斷時必然更慎重起見。
時間是生命,再次體現在這裡了。前輩們擔心的不是她的能力而是會不會就此造成她的速率被耽誤。本想提議她全部做完分診再做處理,但只看現場一片狼籍病人難以全部找出來,這種建議
叫做現實很骨感反而不切實際了。
要開始行動之前,大家把能找到的急救物品全部拿出來瓜分。
撿到後大概能做成支具的樹枝木棍,需要再用工具修剪整齊。謝長榮手裡有工具箱,當場開啟箱子準備幫忙。常家偉蹲下身,喊聲叔,同他一起工作。
謝婉瑩拿出自己書包裡藏著的寶物了。
“你帶了硝酸甘油片?你身邊有這種病人嗎?”幾個醫生見她拿出來的藥品吃驚地問。想她如此年輕根本無需吃這種藥物。
她的急救藥包經歷過幾次現場急救經驗後,做了巨大的調整。如曾經一度佔據空間的紗布繃帶剪刀等,全部被她淘汰掉了。倘若是單個病人在現場,這個災難現場環境會相對較的,在附近爭取拿到急救物品或是在現場找到簡單替代品不難。難的是如今晚的大型災難,這點兒東西
對這麼多傷員來說只夠塞牙縫的。有了這個思路後,她騰出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易攜帶並且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的物品。其中之一,首提心臟病的救命藥。意外現場突發心臟病的病人會有,
有些是受傷導致,有些是本身有心臟病被誘發的。帶一小瓶硝酸甘油片給病人舌下含服可能恰恰好。
這種心臟病病人歸類於二級病人,謝婉瑩把這瓶救命藥給了阮老師使用。
鄭奶奶接過藥瓶,感慨萬千,只知道她自己是個老人都不帶這東西。只能說沒這個病不會想到帶這個藥。謝同學會帶,她自己不用,說明她平日裡有這種危機意識和身為醫務人員隨時準備赴湯蹈火的精神,說明做醫生的想法她是刻在她骨頭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