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京口。孫權退無可退,必然死戰,若我五日內生擒孫權,那時封鎖江面,決戰袁兵,未嘗不可。”
想的挺好,把孫權當成三歲小孩了?
孫權不是三歲小孩,可是他身邊此時卻忽然多了一批老謀深算各懷鬼胎的小人。
簡而言之,就是曹軍的降將集團和孫氏內部爭權奪利的隱患,開始作祟了。孫匡作為孫堅嫡子和孫權一樣有著繼承大位的合法權利。孫權自從接管東吳以來,對外姓將領禮敬有加偏偏對自己人不太照顧。孫匡雖然貴為宰相,可是權力不大,處處受到尚書令張昭和太尉陸績的制約,不能展開拳腳專權。這讓他感到很不爽。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孫匡感到張昭和陸績敢於明目張膽的和他作對,背後是有靠山的。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孫權授意的。為的就是遏制自己的權利。孫匡不會韜光養晦,他只知道一條,有石頭擋路,要設法把它挪開。
東吳大將多半對孫權死心塌地。他唯一的機會就是拉攏降將。於是他看中了司馬懿。司馬懿也在這個時候看上了孫匡,兩人一拍即合。不過,司馬懿比孫匡的漿糊腦袋要聰明的多了。
司馬懿接過大都督的權柄之後,表面上緊鑼密鼓的設防,井井有條、一絲不苟的備戰、備糧,所有的事情在他手上有條不紊。所有大將各司其職,排程有方、賞罰分明。軍紀尤為嚴酷,所有的大將漸漸有的對他畏懼,有的出於佩服,紛紛歸附。其實司馬懿已經從根本上瓦解了東吳的防禦體系。把重要的據點和戰略要地都抽空了。他做的小心緊密,東吳的大臣們居然沒有一個發現的。
首先司馬懿抽調了忠於孫氏的周泰、黃蓋、程普帥兵沿江直下三百里在烏林水面對面的赤壁紮下營寨,對外說,一方面防守江陵袁兵,另一方面準備對江夏的劉備合圍包抄。又排遣韓當、谷利駐守樊口以西百里的武昌城,也是有理由的,司馬懿說:“大王已經進入柴桑口督戰,倘若三江口有失,劉備軍必然攻打柴桑。你等駐守武昌為偏師接應,萬一水軍不利,可以遏止劉備軍順流而下,使大王在後方的柴桑口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後續部隊增援。”眾將只是覺得這些安排有點太早,不過,未雨綢繆正是大將的特點。也沒過多的懷疑。畢竟司馬懿要是存了好心的,這些安排是很合理的。不過,咱們的司馬大哥是包藏禍心的。
司馬懿又命令:“朱然、朱治、孫輔、孫皎、杜襲命你等帥軍進駐石頭城,防備東線的袁兵趁虛而入。”這條命令,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了。那袁兵明明是大都督請來的,此刻又害怕吞併,簡直有些白痴。孫輔乃是孫策堂兄弟,聽著有點彆扭,冷笑道:“大都督請袁兵來,不是對付劉備嗎?怎麼反而我們要去防備?況且那石頭城雖然地處要道,不過,依我看淮南人馬一定會攻京口,而非石頭城。都督還是想清楚?”
司馬懿心想,此時還不到囂張的時候,暫且忍耐。笑道:“將軍差矣,石頭城【建業,今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緊鄰長江天塹採石磯,地形複雜,周圍山地丘陵遍佈,易守難攻。乃是東吳沿江三大要塞之一。怎麼不重要?”
他這話一出口,眾將倒是對他多了幾分信服,最起碼他還知道孫氏父子在江邊經營的三大要塞。石頭城此時雖然沒有形成規模,但的確是東吳沿江一處重要的軍事要塞。攻入石頭城也就是開啟了江東的大門。
孫輔還是不服:“既然,都督知道武昌、石頭城、京口是東吳的三大要塞,那京口為何不派人防守?”司馬懿一聽,我正等著你說著句話呢,立即道:“那就讓孫賁將軍、呂虔同往守之,呂虔不懂水戰,正好守城。”
眾將雖然對呂虔有所懷疑,但一想,有孫賁在,也出不了事。同時也覺得司馬懿想的周到,絕沒有一絲不軌的企圖。
司馬懿和衛溫、劉基、丁奉、馬忠、闞澤、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