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社會穩定和諧、法制健全完善、文化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現代化新蘇南。
向陽說,今年是九五計劃的最後一年,根據預計,國家“十五。發展規劃中,長三角地區很有可能被劃為最佳化發展地區,這就意味著蘇南要從多年的重點發展期整體止槓小記化發展階段。最佳化發展決不是緩慢發展。而是要入盯展,更加註重發展質量的優和生態環境的好;突出發展服務經濟不是不要工業,而是要求製造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從規模增加向結構最佳化轉變;強調城市現代化不是不要城市拓展,而是要更加註重大中小城市與鄉村相協調,更加註重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的提高。向最佳化發展轉型首先要實現“五個最佳化”:一是最佳化空間規劃,二是最佳化產業結構,三是最佳化城市佈局,四是最佳化社會建設,五是最佳化人居環境。
向陽指出,過去蘇南依託區位條件和產業優勢。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改革開放競爭力、政府服務競爭力、社會誠信競爭力和優質勞動競爭力。現在這四大競爭力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適應最佳化發展的需要,加緊構建新的競爭力,重點是構建科技創新競爭力、優秀人才競爭力、生態環境競爭力和體制機制競爭力。
向陽強調,實踐中熔鑄的“三創”精神,是新江東精神的重要特徵。在從重點發展向最佳化發展轉型的重要關口,蘇南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繼續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推進改革開放,以永不滿足的追求創業創新創優,保持蘇南發展的蓬勃生機。一是要把繼續解放思想作為“三創”的活力之源。二是要把“三創”作為全社會的主體實踐。要保持艱苦創業的志氣、大膽創新的勇氣、爭先創優的銳氣。支援和推動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讓蘇南大地湧現出更多像吳仁寶那樣持續創業、沈文榮那樣民營創業、沈國榮那樣科技創業、施正榮那樣海歸創業的典型,使創業文化成為蘇南最鮮明的社會風氣。三是領導幹部要當好“三創”的組織者和領頭雁,努力成為“三寬”型的領導人才,力爭為後任和後人多留讚歎、少留遺憾、不留包袱。
王昆說,蘇南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不移地走華夏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加快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蘇南創造了許多重要經驗。一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子。二是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三是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統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堅持求真務實,艱苦創業,真正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王昆指出,謀劃蘇南的更好更大發展,必須堅持以鄭南巡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更加註重產業最佳化升級,更加註重深化改革開放,更加註重節約集約發展,更加註重改善民生,把蘇南建成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成科技創新和人才聚集高地,建成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示範區。一是以增強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二是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三是以科教優勢與開放優勢為依託,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四是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增創改革發展新優勢。五是以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為著力點,全面提升經濟國際化水平。六是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為切入點,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
王昆強調,蘇南的發展必須從全域性的高度,處理好蘇南發展與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的關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新型工業化與城市現代化的關係、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的關係。要把建設人才高地放到戰略位置,加快培養各類人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