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對於周邊倭民的無視,恰恰引起了周邊倭民的好感。
相比那些本地武士,明軍沒有侵犯他們妻女,也沒有搶他們糧食漁獲,僅僅是待在他們邊上,連那些新來的武士也都安安分分的。
武藤太郎帶來的武士都被他們警告過。
在面對一個擁有禮儀之邦名號的大國面前,武藤太郎也要點臉,不希望被明軍看到自身軍隊沒有紀律。
畢竟武藤太郎也算是在大明軍隊之中待過一段時間,那樣令行禁止的紀律,完全不是他們這些武士所能比擬。
就算是在倭國,各大名之間,武士都無法做到如同現在明軍這樣。
大名與大名之間,就和華夏諸侯時期一樣,比起也會有衝突,當一個大名的軍隊在另一個大名領地上,那麼必然會涉及三樣東西,錢、糧、女人。
兵過如篦,往往便是梳的這些東西。
大名的軍隊出現在另一個大名的領地上,對於其領地的百姓,都是如此。
因而,在長崎的村落,對於一開始出現的明軍以外來的武士,帶著的是恐懼情緒。
朱儀其實還挺樂於現在在長崎的武士在周邊村落搗亂。
所以他基本上也就管管軍營內部,可明年開始,長崎港口就要進行修繕,其中需要眾多人力。
這方面,自然不能讓明軍來抓壯丁,責任也就落在了在場大名身上。
而對於大名來說,這都不是事兒,所以很容易就應承下來。
藤原氏本就答應了出錢出力,朱儀開口要人也不奇怪。
“諸位出力,本將自然記在心中。”
朱儀笑著繼續以水代酒。
按照聖人和兵部的戰術理論,就是壞人由他們來做,到時候明軍只要給予那些人一點點小恩小惠,就能快速穩定軍營周邊環境。
等到開春的時候,大明海商踏上長崎,能給的小恩小惠就多了去了。
當然,這樣的前提是要眼前的大名沒有將倭民當人看。
朱儀也算是看出來了,這些大名比以前的自己更加畜生,但也剛好,彼此的思想統一,都沒把倭民當人看。
“乃我等應盡之力。”
武藤太郎帶頭回應,其他大名也是接連呼應。
對於出錢出力,在他們看來,就是交保護費,必要的時候,長崎也是他們的退路。
現在倭國局勢不明,就算有了大明的武器支援,誰也不敢保證那大將軍能夠順利換人。
不止在場的人,連帶還有不少沒有來長崎的大名,現在這麼奉承朱儀的目的之一,就是在長崎建設完成之後,將自己的家眷往這邊遷移。
這種想法十分正常,比起自家的武士,大名們更願意相信明軍的武力。
因而,現在所付出的一切,其實也是在為了他們自己。
自己給自己花錢,虧嗎?
讓那些平民建設大名們自己以後要住的地方,那是平民的榮幸,是他們的福報。
眼神交流之間,眾人都覺得自己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好處,某些不值一提的代價,消耗了也就消耗了,不值一提。
:()大明:殿下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