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掃視著眼前的朝廷大臣,自己手中握著沙,流出一些,都能讓不少人暴富起來。
規矩在創立的時候,就給了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不正當得來的錢財,會讓人養成惰性,朱祁鈺知道,後世許多縣城都曾因此被破壞掉正常經濟,空留毫無實業的軀殼,錯過了發展的最佳良機。
當然了,總會有人眼光獨到,能在斂到財富之後,及時收手,快速洗白,再搭上時代的東風。
而最先知道訊息的,除了朱祁鈺,就是眼前這些大臣了。
朱祁鈺摸著下巴,看來得讓緝事廠的人多注意一下。
吵吵鬧鬧的文華殿,需要聖人定奪的事情很多。
大明原本就是多災多難的朝代。
光是去年,就有北方七府受災而百姓飢,大戰後,百姓想要緩口氣來需要時間。
而今年,因為商道的打通,各地貨物流通順暢,外加上攤丁入畝,清查田冊,各大州府的情況都得到了不少的改善。
其中當然也有不少囤積居奇,但也還沒有送到朱祁鈺面前的程度。
不過,這些事情,朱祁鈺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
畢竟緝事廠承接了錦衣衛的任務,那些個高門大戶,總會牽扯到,自然而然,朱祁鈺就知道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的多了,朱祁鈺處理事情才能遊刃有餘。
文華殿並不是大會,到了中午時刻,就有宮娥端著菜餚進殿。
能和聖人一起吃午飯,也算是閣老的某種優待。
“今年各地受災如何了?”
朱祁鈺開口,看向陳鎰。
這個問題,主要負責便是各地的巡按御史來回答,所以就落到了陳鎰的頭上。
“回陛下,如今流匪少了,糧道通暢,各地糧倉充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旱災洪災之後,撫卹得當,民飢之事已經不曾上報了。”
陳鎰剛要送到嘴裡的食物放下,面向朱祁鈺說道。
被聖人這麼提起,諸位大臣也聯想到了之前朝廷一直受自然災害之苦,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能祈福什麼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但是現在回想,雖然無法預防災害,但是各地資源的調配,可以減少災害後的二次損失。
聞言,朱祁鈺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不然又要讓人說什麼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了。”
這麼一說,于謙等人看著碗裡那顆粒飽滿的米飯,眼前這些簡單的飯食,又用力扒了幾口飯。
“都察院可得看緊了,別有漏報和瞞報。”
朱祁鈺說完之後,又看向周忱,問道:“周卿。”
“臣在。”
周忱放下筷子,一臉時刻準備著的模樣。
“無論是旱災還是洪災,都與水利相關,工部別總想著造宮殿,這天下水利,皆歸工部所管,是天災,也是人禍,總該要有個章程。”
現在不是廷議,所以說話可以隨意一些,這也是為什麼華夏:()大明:殿下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