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作戰,現有遠端精確制導武器的大量湧現和應用,為一體化新軍隊的誕生提供了現實的物質條件。

軍事哲學思維深厚的傳統,使德國在近代總是走在世界軍事的前列。人們也許不會忘記閃電戰的發明。在大多數軍事理論家只是看到飛機和坦克的時候,德國看到的是兩種機械力量結合將迎來機械化戰爭時代。美軍近年來的一系列戰爭實踐,使德軍看到由於資訊化作戰指揮系統和遠端精確兵器,使部隊的作戰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較少的部隊就可執行較多的任務。德軍採用打破軍種界限的編制體制後,執行的軍事任務較原來有重大的拓展,而費用卻有很大的下降。從2005年到2016年可節省軍備採購費用260億歐元,這無疑將使國防投入與軍隊戰鬥力的成長,步入一個良性迴圈。

當今世界軍事列強大“檢閱”(5)

德軍的變革之舉,實際上是迎接資訊化軍事時代黎明的新啼,總有一天會被21世紀的軍事史記載為重大的標誌性事件。比起美國軍隊豪華的“建設與裝修”,德國軍隊精緻而實用的軍制“造型”,對大多數國家來說,更具有仿效價值。

三、俄羅斯:大刀闊斧取消大軍區制——蘇式軍事體系國家的開山鼻祖準備脫胎換骨

(一)揮舞“核大棒”逼退北約和美軍的現實威脅

2004年11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軍隊首腦會議上稱,俄羅斯最新型核導彈即將問世,幾年內將裝備軍隊,而“這些研究成果是其他核大國所沒有的,今後幾年也不會有”。西方說北極熊“又一次露出了核牙齒”。

《洛杉磯時報》認為,隨著冷戰結束,莫斯科方面已經無法在常規武器領域同美軍抗衡。這種尷尬場面迫使俄羅斯不得不重新祭起核武器,以便確保其在歐洲和亞洲的利益不受侵犯。當年冷戰的對手,今天依然心照不宣地明爭暗鬥,而沒有硝煙的戰爭比任何有硝煙的戰爭都激烈得多。北約在收編了波羅的海三國之後,接著必然是獨聯體國家。美已在中亞幾國駐軍,並在喬治亞“得手”,接著就是烏克蘭。無論此次烏克蘭總統選舉誰上誰下,這一迅猛攻勢都是俄羅斯無法阻止的。俄羅斯事實上處在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包圍和不動聲色的進攻之中。同時,美國加緊研製導彈防禦系統,也讓莫斯科深感不安。俄羅斯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美利堅之鷹那咄咄逼人的冷酷的眼神和北約戰車隆隆的轟鳴。

最近一年中,俄羅斯已進行了十數次洲際導彈發射演習。2月10日至18日舉行的代號為“安全—2004”戰略核演習是俄羅斯立國後規模最大的,演習地域橫跨歐亞大陸,涉及俄軍7個軍區中的4個軍區;參演部隊有陸海空三軍以及戰略火箭兵、太空兵和空降兵3個獨立兵種;演習科目有陸上機動、空中攔截、海上封鎖、空降突擊、太空作戰等科目,目前俄所擁有的各種先進武器裝備幾乎全部亮相,普京總統親臨現場觀摩。

俄羅斯方面承認,在常規軍備日益落後的情況下,擁有核武器是唯一能保證自己國家免受“戰略性軍事威脅”的方法。核武器同時也為俄羅斯“贏得其他國家尊重”。透過其核戰略,有人佩服俄“虎老雄風在”,我則看到俄羅斯黔驢技窮般的無奈與可憐。它現在只能以這根冰冷粗壯的核大棒,來硬撐其大國的門面了。

俄羅斯境內總共建有15座戰略核武庫,儲存著6000多顆戰略核彈頭,各類核地雷、核炮彈、核手提箱等戰術核武器。早在8月3日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就在俄羅斯北方艦隊核潛艇部隊的所在地奧列涅戈爾斯克,帶領17個北約成員國的49名軍事專家,破天荒地進入了戒備森嚴的核武庫。俄想以這種方式,不露聲色地威懾北約在東擴的道路上,不要走得太急。但發生在烏克蘭的政治對立證明,美國和歐洲及北約,似乎並不太在意俄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