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曾入晉;按理都應該對三國曆史熟悉,且沒有太大思想負擔才對。而且魚豢還沒有在晉為官,比之陳壽那樣美化司馬晉朝,生怕得罪主子,他的文章應該能更加客觀公正;所以後人評價魚豢“殊方記載,最為翔實”。

可陳壽畢竟在蜀漢為官多年,難道他們皇帝的事,他還沒有在曹魏的魚豢清楚?而且在年齡記錄上,劉禪分明是建安十二年出生(公元207年),魚豢卻寫成他在小沛時已然“數歲”,不是瞎說是什麼?

稍安勿躁,其實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是劉禪成為“三大敗家子”的核心原因。一樁被春秋筆法塵封的往事,造就了一個——“麻木的政客”皇帝劉禪,一切的一切,將在下回逐漸為您展開。

第3節 被隱藏的劉備之子

關於劉禪同志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就是他從出生到登基這段歷史空白時期的疑問,古已有之。畢竟,並非只有咱們這樣的現代人才具備狗仔精神——遠在南朝劉宋統治時期的一代名臣裴松之同樣也發現了不妥。

為此,裴松之還特意在《三國志》中註釋道“臣松之案:二主妃子傳曰“後主生於荊州”,後主傳雲“初即帝位,年十七”,則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敗於長阪,備棄妻子走,趙雲傳曰“雲身抱弱子以免”,即後主也。如此,備與禪未嘗相失也。又諸葛亮以禪立之明年領益州牧,其年與主簿杜微書曰“朝廷今年十八”,與禪傳相應,理當非虛。而魚豢雲備敗於小沛,禪時年始生,及奔荊州,能識其父字玄德,計當五六歲。備敗於小沛時,建安五年也,至禪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禪應過二十矣。以事相驗,理不得然。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由於原文較長,我大體上翻譯一下“微臣裴松之以為:《三國志。二妃子傳》中說‘後主劉禪出生在荊州’,而且後主傳裡還寫著‘後主繼承皇位在17歲’,也就是他出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而魚豢卻說劉備在小沛時劉禪已經出生,據我估算,能知道父親姓字的孩子,也該有5、6歲,但若據此推算到劉禪繼位那年,他至少應超過20歲,顯然與《三國志》不符。所以從事實上來講,魚豢這段記載是站不住腳的,純屬虛妄之言。但這段記載卻出自《魏略》當中,以《魏略》如此翔實的史料,卻保留了200多字這麼站不住腳的記載,實在太奇怪了!”

首先裴松之是根據陳壽《三國志》的記載為主進行分析,所以他否定了魚豢的《魏略》記載。因為畢竟陳壽是蜀國舊臣,他提供資料在可信度上當然比魏臣魚豢為高。但同時裴松之也強調了“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就是說他也不明白為什麼被稱為“殊方記載,最為翔實”的《魏略》,會將劉禪出生到成年階段用這麼不可信的語言記載著。

單就邏輯學來說,以歷史資料間聯絡來判斷資料正確與否顯然是沒錯的,裴松之在此處論述了《魏略》所記載的劉備失子並非‘劉禪’。這個證明過程也是合理的。但裴松之卻忽略了一點,就是姓名這玩意,只是個代號,是可以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環境、乃至於個人喜好的不同而隨意更改的。就好像現代西方某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在報道中對朝鮮的偉大領袖,永恆的太陽——‘金日成’將軍,是否就是當年的朝鮮抗日英雄金日成存疑一樣。

他叫‘劉禪’,就真的是劉禪嗎?或者說,此‘劉禪’,真的是彼劉禪嗎?

應用剃刀法則,我們暫且拋開姓名這副枷鎖,甚至不考慮此‘劉禪’是否彼劉禪;而是依據這個年齡漏洞向前推論,乃至推論到在劉禪出生之前,探索一個最至關重要的問題——劉備還有沒有與魚豢記載中年齡相仿的兒子存在?

假設此前劉備已有子嗣,那麼他就是後來皇帝劉禪的大哥,也就是所謂的皇長子。這樣一位皇長子,他最後哪裡去了?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