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1部分

實際上,他們其實不明白,這只是數字上的變化。

滕迅真的虧慘了嗎?

沒有!

起碼和之前相比,他們因為一系列的活動,使用者回流了一批,包括微聊這個新產品,使用者量也增加不少。

和幾天前對比,滕迅的價值其實是提升了的。

然而從整個大環境來看,滕迅的確是虧了。

當然,吃瓜群眾不會在意這些的,網路上到處都在議論滕迅面臨的資本危機問題。

大股東撤資,小股民拋售,股價暴跌,這明顯有崩盤的跡象。

而遠方這邊並沒有停下,甚至不僅僅還是遠方,一些其他論壇也紛紛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帖子。

“滕迅危機系列之移動戰略慘敗!”

“滕迅危機系列之集團內患!”

“滕迅危機系列之眾叛親離!”

微聊敗於微信,滕迅人心惶惶,部分高管離職,資金告罄,面臨數百中小公司集體起訴,無數第三方產品面臨下架危機……

這些大家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部被公開了出來。

一些話題較為敏感的,遠方並未在平臺釋出,而是一些所謂的“知情人”自發在各大論壇和平臺釋出。

一時間,滕迅即將破產清算,即將倒閉的訊息,成為了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

儘管時間已經不早了。

滕迅方面,也很快給出了官方回應,網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遠方的不利訊息。

對此,按照李東的說法便是:“轉移話題,避實擊虛,實則都是廢話!”

兩邊都在輿論造勢,別看輿論有時候沒用,有時候卻是用處很大。

遠方的目的很明顯,讓所有人都知道滕迅的真實情況,讓所有人都產生危機感。

滕迅作為上市企業,在這時候,一些麻煩也更為突出。

一旦人心出現了不安和惶恐,滕迅股票被大量拋售,又沒人接盤的話,滕迅在股市很可能會崩盤。

一旦崩盤,那滕迅差不多就完了。

這時候,滕迅只能動用手中為數不多的資金,選擇自己去回購這些股票。

一家上市企業,在股市崩盤了,一般要不停牌,要不退市。

無論是停牌還是退市,對滕迅而言,都是不能承受的壓力。

這點,遠方還好。

遠方這邊沒有上市的產業,不存在停牌或者退市的情況,所以哪怕遭遇一些危機,遠方也可以內部解決。

而滕迅不同,對方被停牌期間,如果局勢無法做到逆轉,一旦被動退市,那滕迅建立多年的品牌和名氣,差不多就完了。

此時此刻,滕迅急需要這些東西支援。

如果連這些都丟了,退市之後,失去了品牌效應,滕迅那真的只能任由遠方宰割了。

其實當初的國梅也是這種情況,如果國梅沒有被停牌,李東那時候其實很難透過一些手段獲得國梅控股權的。

滕迅被停牌的話,失去了品牌效應,企業公信力和實力也會遭受重大質疑。

銀行不貸款,投注方不會增資,資本機構不敢進場……

最大的可能,那就是因為沒錢發展,員工和高管對企業失去信心,大量人員離職,企業規模越來越小……

這種惡性迴圈,一般都會在這些被動停牌退市的企業當中呈現。

滕迅要是不想面臨這種危機,唯有選擇回購二級市場的股份。

可這又回到了原點,缺錢。

網際網路企業,因為市值過高,股價過高,一旦面對崩盤危機,他們很難自救。

不像實業,自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這些難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