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剩下的就是一塊殘破不堪的墓誌銘。反觀墓室內的棺材倒是栩栩如新,應該是近代下葬的。

同時在棺材上面也有著一段文字,不過這個文字倒是很好認。就是以前的繁體字,大致說的是,棺中之人乃是當年義和團中的頂層人物,同時也是白蓮教的中心管理人員,懂得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當年義和團起源於白蓮教,後來受到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的聯合絞殺。最終失敗。

而這棺中之人就是在逃亡的過程中發現了將軍廟這處風水寶地,便想佔為己有,將墓室中大將軍的巨棺抬出。最後將自己葬於墓室之內。

又過了幾天,考古工作基本上就結束了,考古所得無非就是兩口棺材和一塊墓誌銘,後來政府知道此事。派人搶修將軍廟。這裡再次成為一個旅遊求願的勝地,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大約過了一個月,夏老的電話打了過來,說墓誌銘上的文字已經全部破譯了,而且整個墓室也已經做了詳細的考古,這是隋代少數民族大將軍墓,然後還給我發過來一份考古的結果資料。

“該墓平面為‘甲’字形,長30。9米。深8。6米,有3個天井;墓道內原來繪有一些人物壁畫。但大部分已經脫落。該墓雖然被盜賊騷擾過,仍出土有墓誌、石門、陶俑、陶罐、陶磨、貝殼、陶珠等112件文物。

該墓墓室內發現了眾多紅彩陶俑組成的出行儀仗隊,竟考古還原後發現,隊伍前面是披掛盔甲的騎士俑,中間部分是騎馬的樂俑,馬的左側均放置了一面陶鼓,排在後面的是仕女俑,造型精緻,栩栩如生。

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該墓是關中地區首次發現隋代時期少數民族茹茹族的墓葬,對研究北方少數民族史具有極大的價值。從出土情況看,這些陶俑雖然被擾動過,並且從以往發現的隋墓來看,儀仗隊排列組合位置如此準確的比較罕見,對研究陪葬出行儀仗隊排列順序問題大有幫助。

墓誌顯示墓主一生戰功赫赫,從墓誌長六百餘字的記載可以看出,墓主名叫鬱久閭可婆頭,京兆長安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曾祖是當時的少數民族茹茹族,祖上為躲避戰亂從北邊大漠地帶遷移過來。據瞭解,茹茹也稱柔然,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在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活動於大漠南北和西北地區。

墓誌記載,墓主“挺鸞鳳之姿,拱金虎之氣”,一生戰功赫赫。他17歲時承襲爵位吐豆弗。後來歸順北齊被授為沙州諸軍事、沙州刺史、大賢真備身、正都督、尋加伏波將軍、假儀同三司等官位。在突厥侵擾時,他親手殺死敵軍首領,被授為儀同三司、安德縣開國公、右衛大將軍等職。此後,他更是戰功顯著,北周時被“授上開府、九隴郡開國公,尋加大將軍”,隋代時先後被授為北道行軍總管、長州諸軍事、長州刺史、北道行軍元帥。

墓主62歲時因病死於豳州(今彬縣一帶)。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正月廿六遷葬到此地。他病逝時“三軍聞而掩淚”,可見他深受軍士愛戴。”

打電話時夏老說這次考古最大的發現還是那兩口棺材,那口巨棺裡面正是大將軍,雖然已經有一千多年,開棺時大將軍屍體栩栩如生,就如睡著一般,而另一口棺材也是同樣如此,這引起了考古界絕對的震撼,具有相當大的考古價值!

心想可惜了那塊風水寶地了,若是在那修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隨著跟樸峻輝這個徒弟的接觸,發現他對醫學很感興趣,便打算將玄學五術中的醫術傳承給他,其實自己也沒有多深的造詣,只好將醫術那本書手抄一本交給他,相信在樸叔的幫助下,應該會有所成就的。

經歷了這幾件事之後,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樸大夫家來了一個陰陽先生,傳的還很靈,自己也不知不覺間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