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看在碧玉一本正經遊說她必須熟記時的神情。她笑著拿起《茶經》,“嬤嬤,今**去長公主府的時候順道拿些銀子給碧玉,讓她打聽一下,父親在世的時候,與哪些大人走得比較近,那些大人可有夫人、女兒,都有些什麼喜好,另外再打聽打聽,貴婦,官夫人最近都時興些什麼。”
“小姐這是要?”
“嬤嬤說得對,我不能再欺騙自己了,有些事情我必須要面對。”
“小姐能這麼想就好了,只不過您也不要操之過急,現在的局勢,我們根本分不清誰是敵,誰是友,只能步步為營……”
“這個我知道,只是我已經二十了,恐怕……”以大楚的習慣,她早已過了適婚年齡,即便宋繡屏能為她暫時擋住皇帝,名義上她還有個未婚夫,誰知道哪一天會生出什麼變數。
“小姐,依老奴看,不如請陸公子訂下婚期,如此一來也許能避免橫生枝節……但皇后和太后那邊……”趙嬤嬤一方面覺得陸博濤能保護她家小姐,可另一方面又怕陸家的人為了阻撓婚事而不擇手段。
對她的建議,宋舞霞微微搖頭,想到陸博濤,想到已死的宋清霜,她再次搖頭,轉移了話題,問道:“關於丁文長母親去衙門告狀的事,嬤嬤可有什麼訊息?”
“老奴暫時沒聽到什麼謠言,不過傳聞太后會親自過問,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不了了之。”
“太后……”宋舞霞回憶著幾次見到太后的情形,不確定地問:“據我說知,當年太后之子夭折後,先帝再也沒有添過一兒半女,依嬤嬤看,這事……”她本想說,太后會不會知道自己不會有兒子,索性讓別人也沒孩子。她沒有說出口,只因覺得這想法太惡毒了。更何況古人都信奉多子多福,特別是皇家,涉及子嗣一定會十分小心,相信即便貴為一國之後,也很難做到。
建興二十八年,太后之子夭折的時候,趙嬤嬤只不過是下等宮女,對當年的事知道得並不多,但她想到李嬤嬤比她早入宮,幾乎大半輩子都在後宮,馬上建議宋舞霞可以找她來問問。
按照李嬤嬤所說,建興二十八年之後,雖然先皇沒有留下成年皇子、皇女,但從那一年到宗正二年的九年間,先後有三子二女出生,只不過都沒長大而已,反而是宗正二年,敏嬪被殺,鄭晟睿被立為太子之後,後宮再無妃嬪懷孕。至於死去的五個孩子,表面看或是先天不足,或是意外,死因並沒太大的可疑,至少先皇並沒像太后之子夭折時那般太開殺戒,把接生,伺候的人全殺了,也沒有罷朝三日表示哀痛。
關於宗正二年之後為何沒有子嗣,官方解釋,那時適逢宋太傅辭官,而宗正三年大楚與南吳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戰爭,宗正八年天災頻繁,先皇因為政務繁忙,很少踏足後宮,身體也日漸衰弱。
這番解釋看起來也說得通,畢竟當年的鄭鑫世也不年輕了,生育能力降低也是有可能的。可宋舞霞聽著總覺得太合理了,突然間想起了另一件事,問道:“我好像隱約記得建興三十二年,北遼是不是曾入侵邊界?”
“郡主記得不差,那確實是建興三十二年的事。”
“那皇上是何時過繼給太后娘娘的?”
李嬤嬤略微驚訝地看了一眼宋舞霞,沉聲回答:“也是建興三十二年。”
“何事先,何事後?”宋舞霞急切地問。
李嬤嬤看了一眼趙嬤嬤,見她微微點頭,又見屋裡沒有其他人,“噗通”一聲跪下了。
“嬤嬤這是幹什麼?”宋舞霞示意趙嬤嬤扶起她。
李嬤嬤推開趙嬤嬤,在地上磕了一個頭,顫抖地說:“老奴不敢枉議政事,老奴只知道,建興三十二年,北遼擾邊,當時先皇還是太子,太祖皇帝欲招陸大人入京……”
“哪位陸大人?”
“如今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