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他們聽聞上黨郡發生的事情,長平古戰場數十萬戰魂的陣勢威風,意氣風發的想法,不知不覺地被打消掉了。
「上黨郡太守張揚的器宇不凡,可惜如今天時已變,不足以應對如今的局勢。現在大軍西進幷州,實為平復長平古戰場之亂,解救幷州大漢子民的正義之舉。若是有人臨戰裹足不前,我親手賜其一死。」
鬥戰勝真君的厲害,儘管人前不顯,不過八健將一合之內,盡數被其擒拿,卻是不爭的事實。知道當日一戰內情的將官無不驚懼戒惕,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
就在新軍出河內郡,一路向西進入幷州上黨郡的時候,原河內郡太守王匡,也率領麾下的將士東出兗州,過陳留、入濟陰、走東平,北望此行目的地泰山郡,直面青丘狐國所在徂徠山。
不過,此地並非只有妖狐之亂,徂徠山深處有天勝寨,作為赤眉軍的根據地,實為散修聯盟的老巢之一,具有特殊的意義。
即使妖狐勢力雄厚,背後有妖仙撐腰,也無法奈何得了這群膽大妄為,與三山五嶽同儕勾連的散修。好在徂徠山地形複雜,佔地面積極為廣大,雙方各據山頭,倒也相安無事。
就在這支道兵郡兵混編的隊伍進入徂徠山地界時,青丘狐國背後的妖仙飛黃,慢悠悠地睜開了眼睛,透過雄壯的軍氣,與鬥戰勝真君對視一眼。
女媧娘娘的旨意自當遵從,妖仙飛黃幾乎看著葉知秋一步步走到現在,相當看好他的道途,畢竟包容一切的仙朝體制實在是太誘人了。
鬼道一脈的五位上古鬼王,積累功勳得了朝廷的正式赦封,轉入國神一系,能夠享受國祭,不知道得了多少好處,所有或明或暗的「在野黨」無不眼饞心熱。
狐族,尤其是九尾狐,在上古時期,原本就是具有豐穰、豐收神性的大靈獸,受到東夷族、九黎族的尊崇,作為圖騰受先民供奉。
不過,始皇帝嬴政建天子道,一統六合,囊括四海,使人道興盛蓬勃發展起來,社稷稼穡自有山神、土地等正神守護,身為靈獸的狐狸,再也無法施與庇護,而漸漸褪去神性,竟然墜格墮落成妖怪之列。
再加上野狐成精,需要氣血豐厚的血食滋養,難免和鼠狼一樣,禍害農人豢養的雞鴨家禽,甚至小型牲畜。久而久之,昔日的靈獸,風傳成一種惡獸,甚至約定成俗,形成慣例,這就太無稽了。
妖仙飛黃想要用散修聯盟的天勝寨,作為進身之階,或是敲門磚,以期在仙朝六部中擁有一席之地。
葉知秋考慮到女媧娘娘的態度,對妖仙飛黃的投效,自然予以接納,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準備對徂徠山深處的散修聯盟下手。
第275章 壺關
壺關,因地形而得名。關前是一馬平川的山麓,地形緩和平整,越往前山勢逐漸收緊,至關牆時,只能容許二十人並排行走,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平放在地上的水壺。
關卡左右儘是崇山峻嶺,壁立千仞,莫說常人攀爬翻越而過,就連飛鳥也難渡,更別說大軍擺開陣形,在如此狹小的戰場發起進攻,沒有三十倍守軍的數量,絕對難以攻克佔據有利地形的對手。
現如今,長平古戰場數十萬軍魂喚出的陰雲,已逐漸瀰漫擴散到此地,可謂是陰風陣陣,鬼聲稠稠,不似正常人可以生活的地方。事實上,已經有很多附近的村夫農人被迫遷走,田地被迫拋荒,如今早已雜草叢生,被徹底遺忘了。
葉知秋的分身,鬥戰勝真君率領五千新軍抵近壺關,麾下四將侯成、宋憲、魏續、曹性等人,主動往壺關所在而去,準備察看觀望這座赫赫有名的雄關。
可惜,捱到天色將暗,始終沒有發現傳聞中學會異術的守將卞吉,不得已之下,就帶著毫無所得的訊息返回大營。
恰好,主帥召集麾下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