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共三樁喜事,城外莊子裡也是喜事連連,今年年裡年外,有五個娶上媳婦成了家,都是託王爺的福,前兒張大姐從莊子裡回來,還讓我代大傢伙謝謝你呢。”
蘇子誠笑起來:“託你的福才是,你大哥和范家姑娘呢?日子定了沒有?”
“還沒有,範姐姐要明年臘月裡才除服,再快也要後年了。”李小么笑語盈盈的答道。
蘇子誠低頭看著李小么,感慨的笑道:“有你這個妹妹,是他們的福氣。”
“嗯,我覺得也是!”李小么不客氣的點頭贊同。
蘇子誠大笑出聲。
二十四交年那天,李小么在二門裡下了車,只見二門裡擠擠挨挨站滿了人,一邊是僧,一邊是道。
李小么怔了片刻,轉頭看到粗使的楊婆子,忙招手叫過來問道:“這是幹什麼?這都是誰找來的?”
楊婆子忙得額角都是汗,“是張嬤嬤,早十天頭裡就去定下了,唉喲,五爺不知道,虧咱們去得早,那去晚的可就找不到人了,這要是趕著交年沒人看經,這年還怎麼過?
五爺您忙,我得趕緊帶他們過去,誤了時辰可不得了,如今可不比從前,張嬤嬤規矩可嚴,那是一點也誤不得!”楊婆子絮絮叨叨答了話,忙著帶著僧人和道士們往前院過去。
李小么站在二門裡,看著左邊一隊僧,右邊一隊道,一個人笑了半晌,才慢悠悠的往她的半畝園晃回去。
她剛才被這僧道混雜一處的和諧場面驚著了,竟然忘了這是這裡的風俗,二十四交年是大事,要請僧道到家裡念一夜經,也不知道是為了求個來年平安吉祥,還是為了送灶神們上天言好事去,反正不管哪一樣,都是為了求份好日子過。
李小么轉頭看著各處掛著的大紅燈籠,那紅紅暖暖的燈光在微風中快樂的晃動,搖出一**的溫暖和喜氣。
李小么站住,環顧四周,這是她的家,要過年了,大家都在高高興興的忙著備年。
李小么深吸了口帶著香燭味兒的冷冽空氣,裹了裹斗篷,站了片刻,轉身往前院過去,要過年了,她也看看熱鬧去。
李小么看完熱鬧回到半畝園,紫藤正站在半畝園門口張望不停,見李小么遠遠過來,急忙迎上去,將手裡捧著的手爐遞給李小么,“五爺今天回來的晚。”
“回來的倒不晚,我去前院看那些僧道唸經去了。”李小么接過手爐。
紫藤笑起來:“我就說,五爺往常要是有事,必定打發人回來說一聲的,怎麼今天這麼晚了沒回來,也沒人來說。”
“嗯,看了一會兒唸經,又去廚房轉了圈,廚房好多人在忙,盧嬤嬤也在,這過個年怎麼忙成這樣?”
“瞧五爺說的,過年不忙,那還什麼時候忙?交了年就開始炸油貨、蒸饅頭,做細果點心,今晚上還要熬赤豆粥,明天一早要祀食神,可馬虎不得,對了,正要請五爺的示下,咱們除了每個月施五兩銀子的棉衣棉被,還要不要施銀?”
“施銀?”
“嗯,五爺是頭一回在咱們開平府過年,不知道咱們開平府的規矩,交了年起,開平府的富貴人家就把大銀錁子鑿成半兩、一兩的碎銀塊,挑著那些貧寒之家,半夜從門縫、窗縫塞進去濟人,散財積福。”紫藤仔細的解釋道。
李小么怔了怔,這規矩她還真是頭一回聽說,真是有意思,那貧家一早開門看到那些半兩、一兩銀子,不知道怎麼驚喜,這個年也能歡天喜地的過了。
“梁王府每年施多少銀子?其它各家呢?”
“聽張嬤嬤說,梁王府前年和去年都是一千兩銀子,都是一兩一塊的,別家就不知道了,這散銀子講究個不聲張,各家都是遣心腹家人去的,散肯定是家家都散,可散了多少,就沒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