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47。1米,機高14。8米,空重76噸,最大起飛重量198噸。動力更換為四臺92千牛的渦扇發動機,最大速度580節,最大航程14000公里,作戰半徑6000公里,最大載彈量24噸,最多彈倉加外掛可以攜帶8枚空射長劍導彈。

從外形上看跟原版戰神轟炸機區別不是特別大,最明顯的差距就是多了兩臺發動機,整個機體被放大了,但氣動外形沒有多大的變化。

這型轟炸機其實齊一鳴自己認為頗為雞肋,從體量上來看跟轟…9世紀轟炸機大體相當,但無論是載彈量還是航程都遠遜世紀轟炸機,而且世紀轟炸機在塗上隱形塗裝之後,就是標準的隱身轟炸機,比雷神轟炸機形成了要命的代差,所以有了世紀轟炸機之後,還真的用不太上雷神轟炸機。

反過頭來想一下,轟…6k航程在8000公里左右,載彈量僅12噸,拿來做繞日本列島一圈的活動剛剛好,而遠端威懾出動轟…9的話,悲催一點因為隱身對方甚至可能沒有偵測到,而且出勤保養什麼的比傳統轟炸機要貴太多,不划算。再加上那個蛋疼18架的數量限制,這種武器勢必要放在手裡,作那種不到關鍵時刻不拿出來使用的鎮國重器。

而轟…8雷神轟炸機航程足夠遠,比轟…6k更適合做遠端威懾的任務,飛印度洋、東非不成問題,跨越太平洋到美國西海岸只要有加油機也不成問題,而且技術上除了發動機精密一些,其他都是並不多麼複雜的技術,所以成本不高可以大量生產。

從基地升到lv2後,齊一鳴生產了40架雷神轟炸機,主要應付戰略巡航以及大規模火力投送。就如這一次攻臺戰役,自然他可以出動數十上百架的飛豹和飛雲豹投擲炸彈,甚至也可以出動二炮打中短程地對地導彈和巡航導彈,不過經濟成本上和威懾效果上來說,還是轟炸機最為靠譜。

第一波攻勢癱瘓臺軍的通訊和電子觀測能力,第二波就是轟炸機部隊使用的大量聯合制導炸彈了。用kd…88、cj…10之類的武器自然更爽,但齊一鳴卻不願意浪費那個錢,一枚cj…10巡航導彈可以抵得上近百枚ft…3制導炸彈,而且戰場寬度就這麼窄,海峽不過200公里,ft…3射程在90公里左右,如果攻擊近岸的反登陸目標,不用飛臨臺島上空就能做到,更為內陸一點的目標,則可以交給ls…6滑翔制導炸彈來打。

基於這些考慮,轟炸機搭載的武器基本上都是ft…3和ls…6這些武器,少量搭配精度更高的kd…88陸攻導彈或者yj…91反輻射導彈。

遠在京師的齊一鳴也密切地關注著整個戰事的進展,他親自打電話給前方的指揮官李致勝道:“一定要打個出其不意的效果,臺軍對於我軍反登陸的準備是很充足的,臺灣島地勢狹長,幾乎沒有什麼縱深,登陸主島就基本上意味著他們大勢已去了。為了反登陸,臺軍無所不用其極,更是準備了大量的‘阻隔帶’,其作用是為了延遲我軍登陸部隊的進攻時間,方便他們的反登陸部隊展開進行反擊。

當然在我軍強大的空中優勢之下,即便是這些反登陸部隊展開了,也沒有什麼效用,都會被我們的戰機、轟炸機一一拔除。但整個作戰的要領是爭分奪秒,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主島,並且攻入位於桃園縣的核研所,將那枚核彈頭奪下來。所以,不可以給臺軍任何時間和機會轉移這枚危險的核彈頭。

我要求,所有戰鬥單位保持高度精神集中,保持登陸地點的完全淨空化,不能讓一個臺軍士兵在海水裡給我下水雷、鐵鉤之類的東西,路面上也絕對不能看到地雷或者路邊炸彈。”

齊一鳴是以極高的小心去對付這一次的戰鬥的,他雖然看不起呆灣軍事,但料敵從寬,戰略上重視敵人,戰術上藐視敵人,能儘量快速結束戰鬥、減少損傷,那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