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不是滅亡,就是被悍將玩弄於股掌之間,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的。
如黃巾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被曹cāo挾天子以令諸侯;黃巢之亂後,大唐被朱溫取而代之……
大明朝何其相似啊!
關遼集團被祖家、吳家所瓜分,表現出一定的dúlì化傾向,只不過其地狹小,還需要朝廷供養,方才聽命於朝廷。鄭芝龍就不用說了,從來就未真正聽從朝廷的指揮。林純鴻表面上比誰都忠義,但其心裡打著什麼主意,就如司馬昭之心一般。
歷史上有沒有例外?有的!比如南宋!
南宋在經歷了初期的戰亂之後,下狠手自毀長城,將岳飛處死,方才維持了百餘年,最終被蒙古人所滅。但是南宋之所以能順利殺掉岳飛,與宋朝厚待士大夫,士大夫勢力空前強大大有關係。而現在的大明朝廷好像與士大夫關係並不好,士大夫離心離德的現象非常嚴重。
況且,即便能除掉林純鴻等驕兵悍將,這樣的小朝廷是大明所需要的麼?
盧象升的感覺非常敏銳,他已經覺察到,自左良玉一事後,朝廷對諸將的控制能力將空前下降!
盧象升軍旅生涯多年,對武將的心理瞭如指掌。
大明武將地位之低,恐怕史上絕無僅有。這幫武將一方面對文臣怨恨無比,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賴文臣作戰,心理多多少少有點扭曲,鄧玘、左良玉燒殺yín掠如家常便飯,無不是心理扭曲的明證。
而且,盧象升還知道,戰亂時武將擅權幾乎無解。朝廷需要打勝仗,勢必逐步擴大武將的自主權,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武將權力越來越大而不可制;如果朝廷把武將當賊防著,這樣的朝廷,恐怕堅持不了多少年,也該滅亡了!
想著想著,盧象升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林純鴻擅權已經到了絕無僅有的地步,離曹cāo僅有一步之隔,如果林純鴻真如曹cāo一般掌握了朝政,將大明治理得猶如荊州一般,大明豈不是強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盧象升覺得恐懼不已,盡力避免往這方面想,但是,此想法一經產生,就如毒蛇一般纏繞心頭,怎麼都驅趕不開……
章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七章 走馬觀花
盧象升乃文武雙全之人,就如岳飛一般。一般而言,文者,曉大義、明是非,對局勢有一定的洞察力,但有時不免會陷入空談的窠臼中;武者,久歷戰事,時時刻刻處於生死存亡的邊緣,對實力的判斷比較jīng準,絕對是一位實幹家。
所以,盧象升身上集合了兩者的優點,既忠誠可靠,又擁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同時還認認真真地去做事,從不誇誇其談。
盧象升最終決定,從襄陽南下,繞道漢漳運河至荊州後,再由長江順流而下至武昌。他想親眼看看,荊州在林純鴻的治理下,到底是何等模樣。
漢水之南,並未受到左良玉的荼毒,一派祥和的田園風光,沿岸山巒疊翠,溪水潺流,正如羅貫中所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
盧象升的心也神奇般地變得寧靜,刀光劍影似乎已經暗淡,鼓角爭鳴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過去。盧象升嘆道:“難怪孔明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來自勵,此處確實是個明志的絕佳去處!”
看到沿岸的百姓忙忙碌碌,盧象升又感慨不已,身為封疆大吏,居然不能平定賊寇,還百姓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可謂無能!
一路順流而下,抵達長興縣後,船隻拐彎進入漢漳運河,盧象升徹底被眼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