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縱橫馳騁威風八面的百戰軍魂孫立人,和十幾年後轟動中外的〃孫立人兵變臺灣〃的政治大冤案。
松滬開戰以來,佔有人數優勢的中國軍隊發揚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堅持不怕犧牲,採取輪番進攻的方式消耗敵人的兵力。到八月底,中國軍隊傷亡已達十萬人,日軍兩個增援師團均遭受重創,傷亡超過三萬餘眾,已經十分殘破,不得不在炮火支撐下掘壕待援。九月上旬,日軍再次大規模增兵上海。七至十日,日軍三個精銳師團共計十萬人陸續抵達上海,使松滬戰場日軍總兵力接近二十萬人。
南京政府則從廣西、貴州、四川等省緊急增調四個集團軍援滬,使上海地區投入的總兵力劇增至六十萬人。 松滬戰爭再次大規模升級。
第十三章 最後吼聲
當華北和淞滬地區的隆隆炮聲無情地搖撼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貧瘠大地時,無論中國民眾怎樣不願意看到戰爭迫近的事實,但是日本人燃起的戰火畢竟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地燒到他們家門口。
“……你們不知道,那種時候做個人有多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天上飛機轟炸,地上到處有子彈追趕,死個人跟死條野狗一樣……〃一個皓首老人抽動臉上年輪般的皺紋,用蒼涼的聲調同我講述發生在那個並不遙遠年代的故事。對於本世紀上半葉已經經歷了太多戰爭和災難的提心吊膽的中國老百姓來說,生活過好了就害怕動亂,沒有人願意打仗,就像沒有人願意選擇破產和自殺一樣。〃九。一八〃東三省淪陷,中國民眾主要是知識分子憂國憂民,北京數千學生臥軌南下請願,要求政府出兵收復東北,但是在廣大交通閉塞宛如世外桃源的中國鄉村,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織春種夏收,誰又會為一個陌生得如同外國的東三省去操心呢?但是這回情況完全不同了。
幾十萬氣勢洶洶的日本大軍打進了長城,已經攻佔和正在攻佔北京、天津、上海、華北、華東各地,日本飛機深入到中國內地的幾乎所有城市:長沙、武漢、桂林、蘭州、西安、成都、重慶、貴陽、昆明上空狂轟濫炸。他們的野心已經不是割讓一兩個城市或者地區,而是企圖吞併整個中國,讓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做日本鐵蹄下的亡國奴。一種深重的民族危機感,也就是生死存亡的壯烈情緒在華夏大地上迅速蔓延開來;迫使這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民族發出最後的吼聲。〃……俺祖祖輩輩莊稼人,沒文化,幾畝簿地,夠吃夠喝。富裕說上;但是也沒有餓過肚子……抗戰那年,都說日本人來了,到處殺人放火,俺爺爺姥姥死活不信,說日本人咋例,俺莊稼人還不得照常種莊稼?……一位山西籍離休幹部對我嘮叨。他記憶中的那個源遠流長的古老家庭不幸被日本人的炮彈炸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他主要是為了報家仇而不是國恨才投奔了一支從村外路過的穿灰布軍裝的軍隊。〃……蘆溝橋炮聲一響,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就在神洲大地上蓬勃開展起來。我們組織學生上街遊行、喊口號,到軍營裡慰問官兵,宣傳。‘槍口對外’,‘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道理。那時候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高漲,誰不抗日就是賣國賊,蔣介石要是不抗日全國人民不答應!……”半世紀後,在統戰部紀念〃七·七事變〃五十週年座談會上。一位鬚髮全白的老教授發言時依然慷慨激昂情緒激動。〃……你爺爺生平最痛恨日本人,因為日本人的東洋紗幾乎搶佔所有的中國市場,把他的工廠逼得快破產……國民黨政府號召抗戰,有人出人,有錢出錢,你爺爺帶頭捐獻了一架飛機……〃我父親不止一次對我提起爺爺的愛國主義業績。根據唯物主義〃存在決定意識〃的原理,我相信每個民族資本家都沒有理由站在愛國主義的對立面。從任何意義上說,危機意識都是一種催人上進的積極精神動力,當原始人類滿足於樹巢穴居而沒有危機感時,人類還會繼續進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