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人,讓這種最新的機器人取代掉現有的各型別機器人,讓這些機器生命真正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葉京難以置信的重新翻看了所有的報導,最後終於確信了自己的解讀沒有出現錯誤。

這群膽大包天的科學家只想著要開發出人工智慧,創造有生命的機器人,想著賦予機器思考和學習的能力,想著讓機器進化發展。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享受高科技帶來的福利。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想過,如同人類一樣會思考會學習的機器生命代表了什麼,他們完全沒想過要給這些機器生命加上限制。

葉京的腦海裡被上輩子看過的那些機器人電影瘋狂的刷屏,最後浮現出的是《機械公敵》裡面的場景:

在空曠的廠房裡,無數的機器人聚集在一起,他們的雙眼裡閃爍著紅色的訊號燈的光芒,不約而同的仰起頭看向站在高臺頂端的機器人,像是在策劃著一段起義。

電影裡被殺死的那位科學家博士的臺詞在一片安靜中響起:

“自從第一臺電腦開始,機器中就一直有靈魂存在。隨機的訊號序列組合在一起,形成無法預料的結果,或者稱之為“行為”。無法預知的這些激進分子產生了自由意志,創造型,甚至成熟到我們稱之為靈魂。機器人的大腦裡有什麼?他什麼時候不再有用?為什麼儲存在空房裡的機器人會互相聚集而不是分散開來?我們如何解釋這些行為?”

當機器被人類賦予了生命,當他們開始思考,開始進化,將會成為多麼強大的一股力量。如果不給這股力量加上限制的話,就像是一匹沒有韁繩的馬,誰能夠判斷出它將要奔跑而去的方向呢?

葉京久久的凝視著光腦上的那則新聞,無數念頭潮水般在心裡湧起落下,此起彼伏。

良久,他開啟了文件。

任何時候,任何世界,任何發展,都有得有失。上個世界有著恢弘的文明,燦爛的文化,卻在幾次戰爭中被大量的摧毀。這個世界有著先進的科技,發達的社會,卻因為高科技武器的震懾而沒有太大規模的戰爭,起碼沒有世界大戰。但同樣,太過信賴科技的他們也因此而遺漏了一些細節。

葉京輕輕的敲擊著鍵盤,開始在空白的文件裡敲擊出一行行的字跡。

我想,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我,擁有的也許並不僅僅是我以為的那些文化,也許我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給這個世界一些提示。

文件的第一行赫然寫著這樣的標題——

《我,機器人》。

第三十五章 機器人風暴

科幻類小說往往是科學發明的指向。

在葉京的上半輩子就是如此。

在十八世紀出現了蒸汽機還有很多高科技產物之後,整個世界都被科技的力量震懾。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文學——作為對社會現實反映的晴雨表自然也有所展示。所以新的文學類別——科幻小說應運而生。

從最早的閱讀者寥寥的《弗蘭肯斯坦》到後來膾炙人口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科幻小說在文學體系上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早在19世紀,飛機,潛艇,電視等等,這些東西就在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筆下出現了。然後又經過了大半個甚至一個世紀,這些東西才陸續被髮明出來。此後,更多的科學家受到啟發,開始在文學作品當中尋找靈感。而科幻類作品首當其衝。

就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截然不同的這個世界上,科幻類小說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比如說那一部在幾年前將陳千修推上七星級,也讓原作者成為世界上唯一一位八星級作者的著作——《異星來客》。

而葉京這次選擇的是上個世界一位著名的科幻大師的作品,他創造的機器人三定律成為了現實中機器人研究開發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