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翡又問道:「你怎麼來了?誰送你過來的?方才那煙花是你放的?」
「我自己出來的,同大當家說過了。」吳楚楚道,偏頭見周翡直皺眉,她便又笑道,「你這是什麼表情,大當家教了我一些粗淺的入門功夫,我有自知之明,又不會像你們一樣沒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出門自保總是夠用的。」
「大當家?我娘親自教你嗎?」周翡吃了一驚,隨即又道,「怪不得你最近都不寫信問我了。」
當年他們一幫人從永州回蜀中,便有點各奔東西的意思。
李晟和周翡常年不在寨中,剩下一個李妍雖然能聊做陪伴,但作為弟子的功課很重,再怎麼受寵,李妍每日早晚雷打不動的練功與李瑾容定期的抽查總是躲不過去的,也沒有那麼長時間陪她。
吳楚楚一度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舊都裡的官家千金們在她這個年紀,應該已經學著女紅和管家,等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嫁人了,一生到此,便算是塵埃落定,有了定數,往後生平起落,都在小小一方宅院之中,榮華落魄,也都悉數牽在夫家榮辱興衰上。
可是她如今孑然一人,既不是官家小姐,也沒有家讓她管,她混跡在一群江湖草莽之中,彼此間好似有一條比海還深的鴻溝。寨中人待她雖好,也是「以禮相待」的好,不會越俎代庖地給她安排什麼。而她十多年來積攢的勇氣,在逃亡路上用了個一乾二淨,所剩不過一身的「溫良」與「貞靜」,並不足以給她指一條康莊大道。
至於父母深仇,那已經上升到了國讎家恨的地步,是舊都與金陵之間的鬥爭,她無能為力,絲毫插不上嘴。
這種困惑是無從傾訴的,亂世中誰不是把腦袋別在腰間,活著尚且不易,誰有功夫聽一個小小孤女幽微又矯情的那點茫然?
周翡有一次回家,見吳楚楚實在無所適從,便隨口給她找了點事做——與曹寧一戰裡,四十八寨數十年積累險些毀於一旦,寨中不少門派本就已經人才凋敝,這樣一來更是要沒落下去,前輩們留下的武功典籍多年沒有人修整編纂,不是缺頁短字,便是留著落灰,很多典籍本身已經佶屈聱牙,間或還混進一些前輩們亂七八糟的感悟,諸子百家哪的引用都有,極難看懂,被一代又一代大字不識半筐的粗人們口口相傳,謬誤多得好似篩孔。正巧吳楚楚從小飽讀詩書,周翡便讓她幫著慢慢整理四十八寨的武庫。
周翡本是隨口一說,本意是讓吳楚楚沒事抄書解個悶。
本來麼,一個從未練過一天功夫的弱質小姐,靠一支筆去編纂一個土匪寨裡的武學典籍,怎麼聽怎麼扯淡。
可吳楚楚卻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真的一門心思地紮了進去。
她先是學了些奇經八脈、認穴之類的基礎常識,大致有個概念之後,吳楚楚便又開始抄錄原文,她先從儲存完好的開始,找那些可以讓她大致通讀的,每每遇到個別缺字,她便絲毫也不敢馬虎,補一個字往往要考證月餘。
吳楚楚閨秀出身,生性內向,剛到四十八寨的時候,沒事都不好意思和人家主動搭話,更不必提討教了,每每有疑問,只能不遠萬裡地寫信問周翡,每次來信必是厚厚的一打,有時周翡跑到深山老林裡接不到,攢幾個月,回頭一看,能從暗樁裡收到半尺多高的信,信中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常常把自以為基本功紮實的周翡也問得一頭霧水,有些實在答不上來,還要去請教別的前輩。
周翡這幾年進境一日千里,跟胸懷十萬個「不懂」的吳小姐也有很大關係。
三年過去了,經吳楚楚修訂過的典籍已有二十多本,雖從數量上看不過滄海一粟,她卻已經漸漸摸到些門道,開始試著修復難度大一些的典籍,並能寫一些註解了。
吳楚楚抬手將一縷掉下來的頭髮別到耳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