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攤在桌上,八卦鏡卻是懸掛在樑上,與地圖兩兩相對。
屋內最刺眼的就是桌子右側兵器架子上橫放著的一把鬼頭大刀,長三尺半,寬半尺,刀尾上繫著已經被歲月和鮮血染成濃黑色的紅綢巾。
鬼頭刀是劊子手行刑時專用,在冷兵器的年代,一向都是「凶煞」的代表,除了生辰八字裡帶著「鬼頭印」的人之外,絕對無人能夠駕馭它。刀在這裡,灰袍男人也在這裡,可以證明他就是刀的主人。
我一步闖入,再退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硬硬地立在那裡。
灰袍男人伸出右手食指,在那地圖上緩緩地掃過。
「這就是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他說。
他的聲音非常溫和,聽起來讓人心情放鬆,與桑青紅完全不同。
「歷史上,最讓中原人心痛的一次外族渡河事件發生在北宋,你知道嗎?」他問。
我當然知道,北宋時候,金人南侵,攻破北宋首都,俘獲新老兩位皇帝,造成了震驚天下的「靖康之恥」,也令腐朽昏庸的北宋趙氏天下瞬間滅亡。那時,毫無軍事常識的北宋皇帝以為黃河能夠抵擋住遊牧民族的戰馬,自以為據有天險,在後宮尋歡作樂、吟詩作對,並創造出至今流行不衰的「瘦金體」書法。一切,隨著城破而頃刻間毀滅,由高高在上的人君轉眼變為北國的階下之囚。
史書記載,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因而得名,準確年代即公元1126至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東京,大肆燒殺搶掠之後,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歸金國。
靖康之恥宣告了北宋王朝的滅亡,成為當時漢人最沉痛的恥辱。後來,南宋名將嶽飛嶽武穆在《滿江紅》中一詞中寫下「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千古名句。
「靖康之恥」是古代史上的漢人慘痛記憶,回顧近代史,「南京大屠殺」豈非又一次國人的「靖康之恥」?
「到這裡來吧?」灰袍男人在馬燈光下向我招手。
我沒有遲疑,大步向前。因為他不是桑青紅,他是不會害我的。
「黃河是母親河,只要是有血性的國人,誰願意眼睜睜看著這條繁衍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被玷汙?你呢,你願意嗎?」他看著我的臉,輕聲地問。
第37章 雪燒赤壁(1)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華夏文明全都依賴於它才得以繁衍發展,這是任何朝代和都無可更改的史實。
我走到桌前,與灰袍男人面對面站著,輕輕搖頭。
「所以,我要做一件事,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說。
他的食指仍然按在地圖上,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指甲竟然是亮銀色的,就像塗抹了一層銀色的指甲油一樣。
更為奇異的是,當他的指尖與地圖接觸時,地圖上那條著名的母親之河也變成了亮銀色的,與他的指甲顏色一模一樣。
我低頭細看,那地圖的版本異常古老,所有的地名、河名、山名都是用豎版繁體文字手寫標註,紙張顏色也近乎深灰,可見年代久遠。
歷史上,黃河各河段幾次改道,在黃土高原上肆意沖刷,最後形成了著名的「幾」字形。
眼下這圖上,黃河河道走向也是「幾」字形,只是與我此前看過的各個版本黃河都有所不同,尤其是河道上的獨特顏色,應該是地球上任何一種地圖都不可能出現的。
在正常的地圖上,河道一般為兩條平行實線的模式,兩線之間即使標註顏色也會以藍色、淡藍色居多,絕對不會出現銀色,因為那種顏色實在是太刺眼了,令觀看者心中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