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侯大將軍,朔方鎮節度副使,定北都護府副都護!”

“這個李超,朕要怎麼賞賜他呢?”

宰相們都閉上了嘴。

要怎麼封賞李超?

這確實是個難題啊。李超今年二十三,散階已經是開府儀同三司的正一品,勳也是十二轉的上柱國。

至於官職,就更不用說了,平章事、京兆尹、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朔方鎮節度使、崇文館大學士、翰林院承旨學士等等。

李超還能封什麼官?

再封就只能是三省長官宰相了。

李超今年才二十三啊,又不是三十二,這個年紀就入相,那以後還了得?他起碼能活個六七十歲吧,李超豈不是得當上四十年宰相?

四十年宰相,那肯定得當成一個權臣啊。

而且在座的這些宰相,也並不就願意李超回來。

李超那麼愛折騰,還是讓他在地方上多呆幾年吧,他們在朝中也清靜一些。

“要不,加個檢校職。”房玄齡道。

檢校,有代、攝等意。

唐初檢校官一般有兩種,一是尚未授其官,已掌其職事,這是代理官職之意。另一種則是雖在其位,但不謀其政。隋唐之時,檢校多是代理,榮銜加官還不流行。只有到了晚唐五代的時候,那個時代檢校才大行其道,基本隨便一個鎮將,可能都要檢校一個尚書左僕射什麼的,有了幾十級的完整檢校官職,相當於是另一套加銜系統。

現在房玄齡說給李超一個檢校銜,當然不會是代理之意。李超的官職已經夠多了,而且都很高,再讓他代理什麼?總不可能代理尚書吧,李超已經是兵部尚書了。

能檢校的也只有三省的長官職了。

尚書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這四個官職可檢校,尚書令這個職位之前是皇帝擔任的,而且這職位太高太重要,因此不可能再輕易授人。

“檢校侍中?”長孫無忌問。

現在三省中,以尚書省最重,中書和門下次之。

李世民想了想,“檢校尚書左僕射吧。”既然這個檢校只是個榮譽加銜,那就沒必要再在侍中、中書令、左右僕射中猶豫了。

反正檢校了左僕射,李超也一樣是在其位不謀其政的。

“再特封李超一子靈武縣開國子爵位,實封百戶。”

李超已經是趙國公了,再往上,那就只能封王。一般情況下,王是絕不會輕易的加封的。李超之前還已經特封一子為郡公。李超的這個封臨洮郡公的兒子還沒出生呢,因此總不能還在娘肚子裡就直接晉封為國公吧?

因此李世民只能再封李超一子爵位,這次封的是個開國子,給了一百戶實封,很不錯了。

如此一來,李家三代,就有了四個爵位,一個趙國公,一個上洛郡公、一個臨洮郡公,還有一個靈武縣子。

這種寵幸,滿朝上下也沒有別人了。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檢校尚書左僕射、平章事、京兆尹、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崇文館大學士、翰林院承旨學士、朔方鎮節度使、靈州刺史、定北都護府都護、世封封州刺史、趙國公李超!

看著李超的這一長串的官爵職位,一眾宰相心裡都生出一股濃濃的驚歎之聲。

尤其是裴寂和封倫兩個已經靠邊站,只是個擺設的三公,更是羨慕妒忌啊。

“給河東的李靖,河北的李世績、隴右的竇誕、關內的秦瓊四位大都督傳旨,讓他們都做好準備,配合好朔方李超的行動,幫助牽制吸引突厥人的部份兵馬。”

靈州,烏堡。

三山環抱中的一座小堡,駐紮著二百突厥騎兵。

“夾畢特勤有令,調你們立即回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