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身上都未攜帶法器?”

“那……”麥無名說:“是去朝聖?”

“這倒有可能,中元已近,盂蘭盆會即將舉行了。”

“不知在哪個名院大剎?”

“問一下不就知道了?”

他們與二位和尚相對的走到了盈尺之處,麥小云隨即抬手行禮說:“大師請了。”

“請了。”其中的一個和尚回答說。

這三位和尚年紀都在壯中之年,他們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寶相莊嚴,好像生來就是和尚命似的。

“幾日來有數起法師們都向西北方面而去,不知道是為了何事?”

“阿彌陀佛!”那個和尚宣了一聲佛號之後說:“十幾天前,‘天竺’佛國來了一位苦行者,法號‘阿修羅·百舍’,他落腳在杭州‘靈隱寺’掛單,擬於小元次日就地弘揚佛法,講經三日,是以各寺、各院,凡是職司經堂的主持、禪師,皆都前住聆聽。”

“多謝大師指點。”麥小云雙手合起了十。

那個和尚眸子一陣閃爍,他慎重異常地說:“施主們身具慧眼,真是難能可貴,善哉,善哉。”

“大師謬獎了。”麥小云也感覺到對方有點不太尋常。

和尚們又繼續了他們的行程。麥無名的心中似乎又感應到了什麼。他遲疑地說:“大哥,這也許是機緣,我家數代書香,父親假如勘破了紅塵,他必定是離不開貝葉經譜,我們何不也前去看看?”

“唔——不錯,我們這就回頭。”麥小云說:“追緝‘金絲猴’他們也不在一時三刻,晚上幾天諒亦無妨。”

兄弟二人毫不猶豫的回過了頭,轉向西北方面而去了。

第二十九回 未了之局

靈隱寺座落在靈隱山下,它不僅是杭州最大的古剎,而且系名聞遐爾的禪院。建築宏偉,結構雄渾……

溯自東晉咸和年間.有一個印度僧人,名曰“慧理”,他負笈東來華夏傳道修行,鑑於西湖明媚、赤陰鍾毓,遂在該處落腳,四方託缽募化,建造了這座名剎。

千餘年來,由於歷朝興衰榮辱.該寺幾次遭受兵焚燬摧.據考據.它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共分七十三座殿堂.僧侶多達三千餘人!

大雄寶殿君臨天下,它重簷三疊.具高度幾及十四丈之譜。二旁左右經塔猶如守門神將,四周則分佈著、圍繞著千佛閣、輪藏閣、聯燈閣、覺卓閣、大樹堂、尚鑑堂、紫竹林、萬竹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聲音。

這首五律乃是唐朝進士常建遊常熟縣破山寺見最生情所寫。

倒也沒有什麼,因為後面一首完全不同,是以特別表明一下。

鐘聲雜笙歌,下方城郭近;遙天浸白波.古木藹青叢.

路自中峰上,盤迴山薛蘿;到江吳地近,隔岸越山多。

這一首詩的作者非但是個紹興和尚.他法名很怪,叫釋處默。

“釋”就是和尚,“處默”大概是不喜歡講話的意思吧?

他也是唐朝時候的人,因為寫的正是杭州地方.山上的鐘聲夾雜著城內的笙歌;藹藹的青叢古木,也遙對著錢塘江門的波波浪濤。

還有,還有江的一邊江蘇省就是昔日吳城.另一邊則是越國的領土了。

釋處默所寫的地點是聖果寺。但聖果寺距靈隱寺並不太遠,因此也可以說是完全—洋!

這也是景.根本沒有什麼。所不同的乃是此處為配合上面一首五律古詩的韻意,故將其中語句給倒裝了好幾句。

七月十六日辰牌時分.靈隱寺內的輪藏鬧中有數百僧侶.他們盤著雙膝.席地上在蒲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