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一聲聲如同轟雷般的爆響炸起。整座山脈驟然搖晃起來,飛禽走獸慌亂遁逃。徐晃瞪大虎目,看著不遠處一座小土坡被炸得四分五裂,塵土沖天。
文翰卻眉頭深鎖,刀目內帶有幾分猶豫之色。此時,徐晃回過神來,興高采烈地說道。
“大王,這轟雷炮威力如此強大。依我看只需數百尊轟雷炮,便可將萬餘兵馬炸得粉身碎骨。如此寶物,大王為何不早早用之?”
文翰聽言,長嘆一聲,意味深長地與徐晃說道。
“正是這轟雷炮威力強大,孤方才一直不敢使用。當初孤根基不穩,倘若這些轟雷炮落入敵方之手,加以研究,不出數年,各地諸侯皆擁有這轟雷炮,天下勢必因此生靈塗炭。更何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即時孤必成為眾矢之敵。
如今西唐已立,孤根基已定,孤望能早日統一天下,方而用之。不過未到緊要之時,轟雷炮不可輕易示人。否則西唐必因此有滅國之災。四弟你且命飛鳶緊密守備,切莫不可走漏些許風聲。”
第一千五十五章 七夕之亂
徐晃聽文翰道說因由,心裡一緊,亦明白其中利害,當下凝重應諾。
當夜,文翰迴歸宮殿,聽聞其兒文舜已經歸來,遂召其來見,自然少不了稱讚一番。不過文翰尚未有對文舜進行封賞。文舜心知其父自有思量,亦不著急。隨後文舜又將今日之事,稟告文翰,同時又向文翰乞請華佗為王憐星之父診治。文翰聽後,面色一沉,腦海裡想著的卻是王雙此人,王雙可是史中後三國時期的名將,更被當時魏國大將軍曹真譽為有不遜色於將王呂布之勇。文翰遂讚譽那數人一番,然後教文舜可與之深交。同時,亦應諾文舜所請。至於鄧範因其改了姓名,文翰尚不知他乃史中比王雙更為有名的鄧艾。文舜聽言大喜,亦是了了一件心事,遂跪安請辭。
次日一早,文舜便出宮去見眾人,告說前事。眾人聽唐王應諾,皆嘆其仁德。王憐星更是喜極而泣。救人如救火,文舜遂做安排,命五六個近侍,與王憐星一同乘馬車,去接王父前來醫治。
之後數日,文舜皆與鄧範、王雙等人在英雄樓暢飲闊談。三人交情甚好,加之文舜毫無王世子的架子,漸漸地皆以兄弟相稱。
時值初冬,長安寒風蕭瑟,有著幾分切骨涼意。因為羌胡作亂,出征西川之事,因此有所耽擱。唐王文翰與眾臣商議,決議待寒冬過去,等春季之時方才出征。其中更有一重大因由,乃在三月前,洛陽大火,曹操雷霆大發,出征荊州之事,因而不得不推遲。
卻說三月前,在皇都洛陽。侍中少府耿紀與司直韋晃交情深厚。兩人皆是漢室死忠之臣。兩人見近年自從曹操進封王爵,位登魏王后,西北文翰、江東孫權、蜀地劉備,紛紛效仿稱王。兩人以為皆因曹操之故,又見曹操出入用天子車服,不由怨恨更深。
時年將近秋收之時。某日,耿紀與韋晃於府中密議。耿紀目色陰沉,冷聲而道。
“曹賊奸惡日甚,近年位登魏王,且縱容文翰登位唐王,兩人狼狽為奸,如今已為聯盟。曹賊勢大,又有唐王文翰為之羽翼,不出數年,天下必將盡落於兩賊之手。到時,曹賊必為篡逆之事。我等為漢臣,深受皇恩,豈可同惡相濟?我寧死亦不遂其之願。數月前,劉皇叔傳來密信,盡告之其登位蜀王,全因屬下官僚所逼,兼之為鬆懈吳王孫權戒備,故而為之。他發落誓言,待掃平四海奸賊,必將扶持當今天子,重執社稷大器。此事我與告之天子,天子亦為深信。劉皇叔素來以仁義著於天下,何況其乃漢室宗親,豈會自亂廟堂?我亦深信之。不知韋公所意若何?”
韋晃聽言,重重頷首,言道。
“皇叔為人如何,天下皆知,我自然不疑。”
耿紀聽罷,面色一沉,雙目眯起,細聲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