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準備。趙雲、魏延等將,聽聞撤軍,卻是疑惑,以為文翰乃是計也,紛紛來見。趙雲、魏延拜禮畢,魏延先是爭先問道。
“聽聞主公欲要撤出西川,不知可有此事!?”
文翰聞言,面色一沉,看著魏延、趙雲眼中皆有不甘之色,凝聲而道。
“我將令已落,文長何須懷疑!?“
魏延聽聞,果有此事,頓時臉色大急,拱手拜道。
“我等損傷如此多的兵馬,方才奪得梓潼、巴西二郡,主公為何棄之!?”
文翰聽之,刀目剎地一睜,雙目迸射兩道精光,渾身赫然逼發一股威凜氣勢。魏延心裡一抖,心知剛才冒犯了文翰尊威,連忙道罪。而在旁側的趙雲,眉頭一皺,猛然回想起文翰在一月前,承諾待巴西、梓潼戰事穩定,便撤回西北。可當下,兩郡局勢尚未穩定,文翰卻要撤軍,必有大事發生。趙雲心神一定,拱手作揖一拜後,便是問道。
“主公忽然撤軍,莫非有所變故,已使主公不得不撤回西北!?”
文翰微微頷首,遂將關中戰事還有孟獲起兵之事一併告與趙雲、魏延。兩人聽言,皆是色變,眼中皆露有驚色。
第一千二十九章 撤走西川(上)
隨後文翰又將李優的分析一一具告。趙雲方才明悟文翰心意,拱手拜道。
“主公能以大局為重,實乃西北百姓之幸也。李祭酒所言是理,曹孟德野心澎湃不可不防,況且正如李祭酒所言,一旦我軍撤出西川,孟獲與大耳賊勢必有一番龍爭虎鬥,待其兩敗俱傷,我軍得以歇息,要重奪巴西、梓潼兩郡易如反掌!!”
魏延聽趙雲亦是認同,眼珠子一轉,猛地一皓齒,拱手請命,扯聲喝道。
“主公心意已決,某不敢造次。某願引兵把守葭萌關!!”
文翰聽言,卻是婉言拒絕。
“文長且莫心急,把守葭萌關之將,我尚未有所抉擇。待我軍撤出西川之境後,我自會有所安排。當下你與子龍且先準備撤軍之事。”
文翰話音一落,趙雲應聲領命。魏延見文翰出言拒絕,心中甚是不喜,但也不敢再有攙越。於是,把守於梓潼城內的西北軍士,各自準備撤軍之事。數日後,文翰將梓潼財糧,大多撥走,剩餘盡皆分與百姓,三軍齊動,趕往葭萌關。其中不少梓潼百姓,唯恐西北軍撤去後,蠻夷見錢糧已無,有所遷怒,皆望能隨西北軍撤走。文翰亦不願百姓受蠻夷殘害,力排眾議,帶走梓潼大半百姓,讓前軍護住百姓趕路,又命趙雲率領後軍,提備蠻軍追襲。
話說孟獲大張旗鼓,統兵十萬洞兵獠丁,聲勢浩大,漫山遍野地殺往梓潼,勢要與文翰決一死戰,以報連番挫敗之仇。孟獲親率三萬蠻兵,一路火速進軍,將要趕至梓潼境界時,卻聽細作回稟,文翰早就引軍撤出梓潼。孟獲聞言,以為文翰見自軍勢大,畏戰而逃,狂笑不絕,當下迅速吩咐其弟孟優引五萬蠻兵先去取梓潼城,而孟獲則率領三萬蠻兵前去追襲。
卻說文翰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揹包者不計其數。忽有哨馬來報。
“孟獲大軍已至梓潼境界,當下孟獲親引軍三萬,趕來追襲。孟優引五萬兵馬去奪梓潼城。”一員西北將校聞言,臉色連變,速與文翰勸道。
“賊子已至梓潼,今主公擁民眾七八萬餘,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葭萌關,倘蠻兵殺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
文翰聽言,刀目一睜,兩道精光赫然射出,咄咄逼人,厲聲喝道。
“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百姓欲要歸我,奈何棄之?何況蠻夷乃是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倘若我等棄之,彼遷怒於百姓,我於心何忍!!?傳我號令,凡有再言棄百姓者,皆斬!!”
文翰此令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