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種種緣故,數千年而降,修行界之中便出現了許多的散修。而散修也並不一味的只比大宗門世家來的弱小,散修之中也有隱世不出的高人,往往在修行之道上別有心得成就,只是不為其他的修行人所知罷了。但是論及修行源頭,仍是不出佛道兩門。
陸正來到的這片峽谷,曾經有不少散修聚集。修行人要進入蠻荒,絕對是不可能跟陸正那樣孤身直入的,只怕沒走出幾十裡就被不知名的妖物或者毒物弄死了。蠻荒之中尚未開化,天地之氣雜亂,對修行人來說到處都暗藏致命之機。
但是蠻荒之中又有著無數的天材地寶,靈果藥草,對於修行人來說,乃是上佳的煉丹煉器的材料。所以修行人為此緣故,也會進入蠻荒去收集,歷代積累而下,進入蠻荒便出現了許多道路。後輩根據前人的道路一點點進入,自然相對安全。而這些道路在修行人出沒和蠻荒的交接之地便出現了一個個的墟集。
修行人進入蠻荒有兩種情況,一是大門派世家弟子,在尊長的陪同之下進入蠻荒收集天材地寶,一來作為印證修為,增強歷練,二來也可以獲得煉製丹藥法器之材料。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有大高手保護,弟子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如果有妖物不開眼,要麼是當場送命,要麼可能就是某個宗門或者世家就多了一頭鎮山神獸。
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修行界的散修進入蠻荒,為的是以自己的機緣去獲得一些靈藥和天材地寶,用來輔助修行,或者與其他的散修交換一些法訣、丹藥、法器等等。這對於散修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畢竟能夠被世家大派看中或者受到高人偶然的點化的機會實在是微乎其微。散修之中,什麼樣的人都有,又有誰會冒險去指點他們呢?萬一將來修成法術,成為什麼禍害,那又該怎麼說呢?(未完待續。)
第六十九章 五色動人心
因此在修行界,散修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時而聚整合群,時而互相內鬥,前一日可能還在聯手對敵,後一日可能就反目成仇。為了進入蠻荒之中收集靈藥和寶物,他們不得不相互依賴,互相扶持,聯合眾人之力一齊抵禦蠻荒之中的莫測之險。但是在得到了珍貴的靈藥和天材地寶之後,可能又會為了爭奪寶物而暗中偷襲、自相殘殺。
修行之道本為進入超脫之境,但是散修卻常常不是,他們首先要保證的是自己能夠在修行界生存下去。散修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冒著各種危險,去獲得一些寶物,然後與一些世家打各種交道,用得到的靈藥和法器材料等跟世家進行一些交換。因此在修行界,散修與世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散修的修為境界雖然不高,但是並不意味著在鬥法之時打不過那些大派或者世家的弟子。畢竟鬥法並不是只比修為境界,包括施法的手段,乃至心機以及心性的果斷狠辣,藉助天時地利等等。而且散修之中也有不世出的高手,雖然修煉的可能並不是具備解脫境界的法訣,但是憑藉超常過人的天資,也能夠步步向上,自在印證種種境界。所以當初修行界傳出所謂十大神通高手的排名的時候,有些散修就不服氣,因為其中沒有一人是散修。
陸正所在的這片峽谷,名字叫做五色峽。五色峽並非天然形成,乃是數百年前由一位山宗的高手使出移山之術生生將兩座小山搬走之後才開始漸漸形成的。而這位山宗高手之所以要搬走兩座小山,乃為了是和地宗的一位高手相互配合,卸去了此地百里之外的蠻荒瘴氣,然後得以能夠進入瘴氣聚集之地,採集一種靈藥。
地宗高手最擅追蹤地氣流佈,察知兩座小山正是百里之外蠻荒瘴氣疏洩之所,山宗高手便開始施展移山之術。豈料,就在那位山宗高手施術搬山之前以神念查探這兩座小山的時候,他居然透過山宗秘術意外發現。這兩座小山之下竟然埋藏了一種十分珍貴的五色石。
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