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水師主力覆滅於洪澤浦之前,失地的左廣德軍舊部就秘密組建赤山會,是徐明珍、溫博等壽州將吏所預料不到的。
除了兩千精銳會眾外,赤山會還提供兩千多船工、水手編入敘州水營,確保韓謙從敘州調來的兩千精銳裡,能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數,都作為骨幹編入能登陸作戰的戰卒。
韓謙能用的精銳老卒,僅這兩點,徐明珍、溫博等壽州將吏就少估算近三千人。
棠邑兵短時間內急劇擴大到兩萬四五千兵馬,以前者計算,精銳老卒比例僅兩成稍多一些。
再加上徐明珍、溫博等人誤以為浦陽、亭子山兩仗,棠邑兵老卒傷亡極大,會令棠邑兵的老卒佔比,更大幅度的下降銳減。
而以後者計算,棠邑兵精銳老卒比例將近四成。
倘若將由左廣德軍舊部為主的廣德府民勇計算在內,棠邑兵精銳老卒佔比則超過五成。
浦陽、亭子山兩仗,棠邑兵看似傷亡慘重,但實際並非如此。
韓謙在棠邑編兵為伍,新老卒並非平均分配,而是甲類營、乙類營進行區別。
甲類營的精銳老卒佔比,要比乙類營高得多,一個差不多佔到七成,一個則僅有兩成。
浦陽、亭山兩仗,主要是以乙類營充當主力,更精銳的甲類營則部署在側翼,主要透過前插打反擊等方式,穩固局面,分擔乙類戰營的壓力。
韓謙如此安排,一是如此殘酷的消耗戰中,他只能狠下心,更多的拿新卒當消耗品,一是要麻痺徐明珍、溫博等人的判斷。
實際上浦陽、亭山兩仗逾四千人的傷亡,對棠邑兵的戰鬥力影響,相當有限。
還有一點是徐明珍、溫博等壽州將吏所忽視的,那就是敘州的武官培養體系。
他們以為壽州三千常備兵力,基層武官數量頂多保持在三到五百人的樣子。
即便擴編時,大批老卒能提拔上來,但這些老卒要適應指揮十數人規模的小隊進行作戰,還是需要一個較長時間內的學習、適應過程。
即便金鼓戰旗等作戰訊號的學習,對不識幾個字的大老粗們而言,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痛苦的事。
事實上,敘州除了七縣五十餘鄉形成以左司子弟為基礎的胥吏團體外,三千常備將卒接受過一年期以上的識字及基礎作戰指揮培養的,便超過一半。
金陵事變後,林海崢、趙無忌、周處、馮宣等人一度離開敘州兵指揮體系,到各縣執掌縣政。
韓謙如此安排,除了是方便騰出位置,使趙啟、何柳鋒、肖大虎、竇榮、魏常、郭卻、奚發兒、林宗靖等人擔任營指揮一級的將職,同時也是方便林海崢、馮宣、趙無忌等人在統兵作戰之外,去適應處置更複雜的軍政事務。
韓謙同時將三千州兵,以哨隊為規模,輪流拆散到諸鄉參與駐防、工造、屯墾、開墾河渠、緝盜捕寇等事,除了更充分利用三千州兵的人力外,也使得隊率一級的基層武官得到充分的實踐培養——隊率一級的武官與鄉巡檢使及鄉佐吏之間的調動也是頻頻發生。
韓謙脅裹左司斥候、子弟、工師進入敘州時,就已經著手利用有限的資源,成體系的培養各類人才。
徐明珍、溫博為首的壽州將吏不能深刻認識這一點,對短短一個月就急劇擴編到兩萬四五千人的棠邑兵的戰鬥力,怎麼可能有精準的判斷,繼而又怎麼可能準確判斷出韓謙的作戰意圖?
甚至接到棠邑兵乘戰船進入裕溪河,進攻東關寨的訊息時,絕大多數的壽州將吏,還是認定韓謙是急於爭奪對巢湖通江水道的控制權,確保楚國東西兩地的聯絡不會受到削弱。
這時候滁州、巢州的守軍反應還是緩慢。
大家都清楚裕溪河積淤嚴重。
即便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