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本段地理位置
廬山
地理位置
廬山,是中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位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沙河縣中心花園附近。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著萬里長江,正瀕而側影著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才會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形容恰到好處。也正因是如此,廬山才不愧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經過漫長複雜的地質運動:早在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廬山地形走向,東西伸張,南北收縮。東臨高壟,西接賽陽,南瀕黃龍山麓,北靠蓮花。其長約29公里,寬約15公里,周圍面積達到3oo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氣候狀況
廬山冬景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根據歷年記載:最高只32c,最低在-16。8c,全年平均為1c,可見廬山氣溫適度。一至於四季,按季節平均計算差異也較正常:春季是11左右。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加上江環湖繞,溼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易於興雲作雨。所以,廬山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達168天。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更奇異的是廬山雲霧常年此出彼沒和變化莫測,給廬山增添了妙景。廬山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在雨量豐沛條件下,有多達9o多座峰嶺的廬山,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眾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在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了方便,這裡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無從著手。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蹟,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迴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g
'奉獻'
………【五臺】………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和繁峙縣之間,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o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五臺縣,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