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桑裡不算小。一百來戶,一千多人。
江南戰亂少些,政府又出了許多政策,人口恢復得不慢。北方的一個鄉也不見得比這裡人多。
古桑裡也叫古桑圍,這裡的姓氏是顧、蕭、孫、李、周幾族。
據說歷朝政府在編鄉派戶時,都是把姓氏打亂的。
一是防止舉族暴亂。二是便於婚娶聘嫁。
人們從生活實踐中,很早就懂得儘量避免近親繁殖的道理。雖然老表成親的也有,但同姓的基本不通婚。
一個裡圍子中,姓氏既多,娶妻、嫁夫也就不用太麻煩了。大多數人都是在本里,至多是本鄉中搞定。跨鄉婚姻極少。
古桑裡有啟蒙學堂。男孩到了5歲,基本都到蒙堂就學,主要是認字。
也有些家裡與蕭旺家相反,全是男娃。那就得挑選男娃入學。
因為進學堂唸書的費用不便宜。家裡男娃太多的,家長一般負擔不起個個娃子都入學。
所以在江南水鄉里,許多農戶是派長子入學就讀,然後回家教弟弟妹妹們識字。
蒙堂裡不收女生。
蕭旺家前面全是女孩,當然與蒙堂扯不上關係。這也是他的心病。
現在,兒子蕭風即將5歲。蕭旺一早就做了準備,下季開學就送兒子去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