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面子。她當然極有自知之明,這個面子不止是給養大小十一的自己,更主要給的是楚家對太子殿下的付出和犧牲。
既然太后說了喜歡吃自己做的點心,以後就隔三岔五做些。給太后送些,再給單賢妃和太子妃送些,那麼小十一也能夠時時吃到了。
好像小十一明天就要去御書房學習了,雖然皇家的孩子不好相處,但有個熟悉的小李軒,總要好些。
想到小李軒,再想到那雙原本澄澈現在卻有幾分憂傷的眼睛,陳阿福的心又痛了痛。前天,也就是十九晚上,瑞王妃和李軒來楚府玩,李軒似乎非常不喜歡去皇宮讀書。
聽瑞王妃的言外之意,那些皇孫比較排擠李軒,有兩個皇孫還私下罵李軒是傻子,讓李軒非常難過。不用想,這肯定與瑞王的庶長子李朝脫不了干係。李朝雖然是庶子,但他一直在周德妃跟前長大,從小就在宮裡跟那些皇孫們混在一起。有了周德作倚仗,肯定排擠和不服氣這個嫡出弟弟了。
瑞王妃紅著眼圈說,“軒兒不想去宮裡上學,還裝過病。我想著,他不去就不去吧,就說他身體不好,在王府裡請個先生教他。可我家王爺說,連幾個孩子都應付不了,以後怎麼敢把整個王府交給他?既然別人還在說他傻,那他就要拿出他不傻的樣子給人看……”
雖然瑞王爺講得不錯,但讓一個不滿六歲的孩子去經歷這些不愉快,總讓人心疼。還是前世的那句話,要成長,總要經歷疼痛。作為皇家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以後有小十一的幫助,小李軒的日子應該好過些了吧?
除了小十一,其他皇子都成年了。現在在御書房裡讀書的,都是些皇孫。小十一的輩份高,再加上他是太子的胞弟,那些皇孫至少表面上不敢欺負他。再加上他聰明狡猾,只要不著別人陰暗算計,他的日子比單純的小李軒好過得多……
申時末,陳阿福又領著孩子們去了安榮堂。老侯爺想天天看到孫子和重孫,便提出,現在大房已經回來了,一家人每天還是要聚聚,就定了每天晚上都去安榮堂吃晚飯。
到了安榮堂,竟然看見楚華領著兒子恆哥兒、閨女怡姐兒來了。陳阿福是第一次看到怡姐兒,楚華也是第一次看到小玉兒,互送了見面禮。陳阿福又把怡姐兒抱起來,楚華又把小玉兒抱過去。
怡姐兒已經半歲了,長得雪玉可愛,還抿著嘴向陳阿福笑。陳阿福親了她兩口,逗得小妮子笑出了聲。陳阿福說道,“哎喲,姐兒真漂亮,像小姑多些。”
第四百七十九章 牆頭草
楚華笑道,“若姐兒長得像她爹,那可糟心了,都不好嫁人。”
說得眾人笑起來。
楚三夫人笑道,“也不能這麼說。謝家二姑奶奶長得就像國公爺,還不是找了個好後生。”
楚華的二姑姐長得偏黑,五官也稍顯硬朗,但性格豪爽,善交際,還嫁進了安南侯府,十分得公婆和丈夫的疼愛。
楚華又逗著懷裡的小玉兒說,“你家小玉兒更俊俏,長大了可是會成為京城第一美人吶。”
楚三夫人樂起來,像是人家誇了她的閨女。笑道,“那可不。小玉兒的爹和娘都俊俏,我還巴望著他們再生個閨女給我養。”
眾人說笑一陣,李氏領著二房的女眷來了。楚珍上年底已經定了親,後生是勤進伯家的劉四公子,在五城兵馬司當差。
李氏對於這門親事並不算滿意,覺得勤進伯府在京城門弟不顯,劉四公子又不是世子,只是五城兵馬司的一個八品小官,配不上永安侯府的嫡女。
但楚三夫人比較滿意,覺得後生聰明能幹,家世也過得去,以後日子會好過。而且,劉家看上楚珍,也是看上她是經楚三夫人調教的。覺得她跟楚三夫人的感情肯定好,以後自家孩子有三夫人兩口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