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章 蒙布朗的覆滅(上)

蒙布朗自治聯邦的慘劇,源自一座資源豐富的礦產、一個自私自利的卑鄙小人的背叛、以及一位卑劣的神明處心積慮佈下的陷阱。

想必各位看官還記得,此前曾經提起過,當年的蒙布朗自治聯邦,是由五個坐落在布朗山脈附近的城鎮以及周邊的零碎村莊組成,並由這些鎮子、村莊的主事人聯合組成了一個小小的議事會,共同商議自治聯邦中的事務。

雖然議事會的決策由投票得出,但投票權多由三個較大城鎮的掌控者所掌握,分別是蒙布朗鎮的蒙布朗家族,山腹鎮的埃爾蒙德家族,以及山尾鎮的德斯蒙德家族。

其他的村鎮則依附著他們而存,以他們馬首是瞻。

而在這三個家族之中,地位與話語權仍有差別,其原因便是三者所掌握的礦產資源的份量天差地別。

蒙布朗家族祖上是布朗山區的領主,早些年在家族強盛的時候,整條山脈都被他們家所擁有,他們甚至以山脈名字作為自己的姓氏。

然而家族興衰起落是歷史發展之中無可避免之事,分分合合、政體演變,原來領主的領地分崩離析、一言堂變成議事制……但無論如何,蒙布朗家族始終將布朗山脈之中蘊藏量最大的幾條奧利哈鋼礦產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佔據山腹的埃爾蒙德家族只擁有一小條礦脈,而山尾鎮則一無所有。

也因此,在那場命運的談判開始之前,蒙布朗自治聯邦的內部便已開始出現致命的分歧。

彼時與澤拉克所出生的上古時代又有所不同。上古時代的願力魔法雖然未曾被邪神汙染,可以被具有天賦的人們所隨意使用,但不成熟的願望本身就很容易招致誤解。而凡是上過班的人都知道,要想好好把自己的需求用最簡單、最清晰、不會被以任何形式誤解的語句說出來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這個世界的人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把“我需要水”這種可能變出滔天洪水也可能變出幾滴水珠、充滿了不確定性與自我發揮的咒語完善成了“我需要5升凝聚成球形的不含雜質的可食用淨水”——當然,實際上魔法咒語的學問比這要複雜得多,但確實是那麼個意思。

因此上古時代只有那些最為膽大且具有天賦的星選之人會在世界意識的指導與幫助下不斷除錯咒語——這種試驗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不成熟的魔法經常會給施咒者與部族都帶來威脅生命的危險,是以膽敢嘗試的先行者也極少。一個部族一個時代能有幾條有效的咒語被傳承下來,都已經是可以被載入史冊的成果。

諷刺的是,當人們花費了數個世紀研究、完善魔法,終於將魔法變成一種人人經過學習都能使用的學科的時候,邪神的汙染卻開始滲透進這個世界的願力魔法,多年以來逐步習慣依賴魔法的人們因此出現了各種變異、瘋狂的病症,甚至不斷有人死亡。

光明教會便在這時以救世主的姿態橫空出世,從此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教會,迅速變成了燒遍原野的野火,在向蒙布朗自治聯邦伸出它的觸手之前,它已經將西大陸的大半地盤收入了囊中。

但它的擴張,卻在它最想要的地盤上碰了個壁。

拿本源世界的物品作為類比的話,願力便是一種可以被精神力融化、還原且任意搓圓捏扁的3d列印材料:遊離在空氣中、不可見的願力是未經使用的材料,只要一點精神力便可以匯聚、塑型成實際存在的物體;而已經被塑型為物體的願力具有著一定的物質屬性,只有用更加強大的精神力粉碎該物質中凝聚願力的精神核心‘藍圖’,將物質重新還原成願力後才能重新凝結、塑型。

——後者相當於本源世界中用高溫或粉碎等手段將廢品重新分解、提煉、重塑成有用的塑膠、金屬或紙張。

因而精神力幾乎作用於這世界的所有無生命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