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靜等大戲

韋西風的心願是:三國覆滅,晉朝建立後,逼迫中原朝廷承認交州獨立。

因為中原更大的混戰會接踵而至,延續幾百年。交州只有與中原切割,才能保證嶺南百姓不受北方戰亂影響。

至於交州是獨立成王國,還是保持現狀,那是士燮大人與八大家族要考慮的事。韋西風不想操心。

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輔助士家和八大家族保護嶺南和平,而不是大難臨世力挽狂瀾。

如果無人在乎嶺南安寧,自己則保護好家人即可。

別動隊以前接受的任務,韋西風無意去打聽,更不想幹涉。

左護軍府裡,繼續培訓著90名隊員。早就可以結業了。

但都督大人士壹沒有下達指令。韋西風也不催問。

與魏、蜀、吳地百姓相比,嶺南本地人確實算是幸運的。

三國政權中,韋西風最厭惡的是劉備蜀漢,鳩佔鵲巢、魚肉本地人。

天下13州,魏佔其9,吳有3州,蜀國獨處益州。在沒有絲毫可能顛覆曹魏政權的情況下,諸葛亮五出祁山,純粹是為戰爭而戰爭,以戰爭藉口實施軍管政策。實為益州禍害,後期三國首賊,其罪當誅十族。

其次可惡的是孫吳政權。

但孫權有自知之明,多次想向曹魏稱臣,結束戰爭。

可是劉備在諸葛亮慫恿下,堅決不與孫權同步。這使孫權受到來自江東士族和淮泗集團攻伐派的巨大壓力。只得放棄歸順計劃。

這個時代,曹魏勢力是另外兩國的數倍。魏國統一中原,是相對最優選擇。

之所以說是相對最優,是因為韋西風覺得:如果三國加上交州,四方坐下來協商,放棄統一,和平共處、互通有無——這才是最佳方案。

民族、信仰、習慣、文明程度…都存在巨大差距,為什麼執著於天下統一呢?

少數野心家為了自己的信念、慾望,舉統一大旗,把天下百姓拉進殺戮戰場。統一之後,以天下人為芻狗,滿足自己個人權力私慾。

當然,他們都編造了完美理論和偉大口號。

韋西風知道中原統一不可阻擋。但是歷史走向是:統一之後,有更大災難接踵而至。

站在嶺南立場,交州置身事外,是唯一避免戰亂的辦法。

他也只能是這樣想了。

令他十分安慰的是,嶺南八大家族和210萬百姓,都深明事理,心願都差不多如此。

*****

魏國王凌謀反給平定了。

王凌死了,司馬懿也死了。

這是魏國政權裡,最頂層天花板級的塌陷。

作為司馬懿長子,司馬師接手了他的大部分關鍵權力。

王凌死了,東部戰區司令員的位置不能空著。司馬師讓哥們、揚州刺史諸葛誕就任鎮東將軍。

同時調任文欽擔任揚州刺史。

他們二人是面對吳國防務的一、二把手。

這年5月,吳國皇帝孫權病死,10歲太子孫亮即位。

吳國的一干老臣,均已凋零。陸遜、顧雍、張昭、諸葛瑾…都先後去世。

諸葛恪之前因為太子孫登之死,受到牽連,被貶為縣令。但很快就啟復重用了。

其父諸葛瑾死後,他一路高升,成為太傅。

孫權臨死前,任命他為大將軍,指定他為首席託孤大臣。

諸葛恪手握了吳國軍、政大權。

司馬師剛從父親手裡接過權力,得到來自吳國資訊後,覺得應該趁此機會進攻吳國,樹立威望。

於是,他下令出動三路大軍,南下攻打吳國南郡、武昌、東興。

其中東路軍7萬人,由司馬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