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智,李訥。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東方語言學(http://。eastling。org)

7。見了官員別亂叫“大人”,除非您想拜乾爹……(1)

稱呼

上一節我們說了穿越回唐朝以後的語言問題,有客人就說了:我們學個英語,從小學到大,學了十幾年都沒折騰會,這唐朝漢語一年半載的也不可能學全吧?救急不救窮,你這導遊先教我們一些最急用、最有用的唐朝話,怎麼樣?

說的倒也有道理。這樣吧,今天先把人們開口最先用到的“稱呼”講一講。

根據我的有限瞭解,穿越回古代的一眾男女,除投胎成皇帝以外,投胎成后妃、皇子、公主、貴族子弟的機率最大。那麼您投胎成王子、公主、貴族男女以後,睜開眼看到面前的人,都應該叫啥呢?

“叮咚”一聲,您跟原宿主的靈魂鬥爭勝利,佔據了他/她的身體,醒來時感覺到自己躺在一張被褥柔軟華麗的大床上,鼻子裡聞到濃烈的薰香味和煎藥味。床前屏風外面有人喊:“皇后,郎君/公主終於醒轉啦!”隨後床帷掀起來,一位穿戴華貴的婦女俯身來看您—

這時候,您親熱地喊“阿孃”也行,嚴肅地喊“皇后”也行,最好不要喊“母后”—這個詞在唐代不用作當面稱呼,她老人家沒準兒會以為您燒糊塗了。

唐代兒女當面呼喚母親的用詞,現代人倒是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稱呼“阿孃”“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的母親)等為主。如果您覺得自己是個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親面前需要規矩嚴肅,那麼就叫“母親”。

如果被您穿越上身的那位皇子或公主,跟皇后感情很親密,那在非正式場合可以像普通平民人家一樣直接叫“阿孃”,唐代宮廷裡的禮法規矩並不像後世那麼冰冷嚴格。如果是正式場合,或者您惹皇后生氣了需要小心賠罪,那麼就得跟著外人一起,當面稱她為“皇后殿下”—不是“皇后陛下”,只有皇帝可以稱“陛下”。

您叫了“阿孃”,皇后答應一聲,叫您的小名,或者“兒啊”之類,娘倆兒正談心,外面奴婢通報:“聖人至。”

來的不是孔夫子,也不是關二爺,是您的親爹當朝皇帝。

唐代一般人等對皇帝的當面稱呼,較流行的有“聖人”“主上”“大家”(皇帝身邊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傳統的“陛下”當然也可以使用。至於“皇上”這個穿越流行詞,在唐代似乎是一個書面用語,沒看到活人這樣當面稱呼皇帝的例子。“萬歲”則是群眾情緒激動時給皇帝拍馬屁用的,日常並不把這個詞當作一種稱謂。

至於您這個剛穿越上身的王子公主嘛,不建議叫“父皇”,這個詞在唐代也未見作為稱呼語出現。同樣,如果感情親密,您就像平民家庭一樣直接叫喚“父親”或者“阿耶”就行了。

跟叫母親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對父親的稱呼,我們看上去會覺得比較陌生、比較亂,也比較坑爹。最流行的稱呼是“耶”(爺)的各種衍生,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如老杜《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木蘭詩》“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但是還有一種對父親的稱呼,是“哥哥”。《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這裡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親睿宗(在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舊唐書?棣王琰傳》:“惟三哥辯其罪人。”這裡的“三哥”也是指他父親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李世民有一封寫給兒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稱為“哥哥”。

“哥哥”這稱呼,在唐代既指父親,又指兄長,如唐玄宗還曾經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