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在我的理財概念裡,有句格言:凡是可以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太費心思!所以在來美國之前,我們家的財務大臣之重要職務一直由我先生擔任,我只管掙錢,至於跑銀行,付賬單水電之類的事情,則由他全權處理,我一向很少操心。到了美國卻趕鴨子上架,為個支付小費而精於計算,功於心計,煩哪!幾番權衡下來,就有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感覺,唉!都是讓窮給鬧的。

給小費多少算合理呢?剛到美國的時候心裡真沒數,於是,趕緊找老華僑們請教。老華僑們指的是那些在美國住了些年,熬出了頭,紮了根,落了戶,有身份、有家庭、有工作、有財產、有房子、有車、有社交圈子,在地方上或業內算是地頭蛇的人,這類人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算是融入美國社會了,他們對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已經基本掌握,因此他們的指點大都準確可靠。

於是我就對小費有了充份必要的瞭解。

美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分工協作相當細緻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生活,只要於人打交道,只要涉及消費,涉及消費,就無法避免地要接受別人為你提供的服務。美國的眾多服務機構為顧客提供的服務當中有些是不需要支付小費的,而有些則約定俗成必須支付小費。

美國信用卡的普及率已經到相當程度,連路邊賣飲料糖果火柴的便利小店都進入有信用卡網路,你就不難想象美國人平時的付款習慣了。所以在普通美國人的錢包裡並沒有多少現金,倒是有許多卡,所有消費一律刷卡。錢包裡僅有的幾塊現金多半是為了應付小費。

美國服務行業收取小費有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些以消費水準的10%…15%計算,而有些則隨行就市,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在美國上餐館用餐,小費的標準是餐費的10%…15%,有些顧客則喜歡以人頭一塊的標準支付小費,兩樣都不為過,大概就那麼個概念,具體支付多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覺上下浮動。家人小聚,吃的不多,可以少給一點;有朋友聚會或者辦生日滿月派隊,菜餚豐富,氣氛熱烈,小費當然也多給一點,家人、客人、侍者大家都討個喜氣。

在美國打計程車,支付車費以後還要給司機一些小費,其標準跟餐館差不多,一般大家都以車費的15%為標準。美國人擁有私家車的比例很高,因此,在美國除了各個超級大城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之外,其它城市的計程車生意並不那麼好做。開計程車的屬於勞動階層,收入相對較低,工作時間長,工作辛苦,對司機來說,顧客支付的車費大部份要交給租車公司,只有小費部份才完全屬於自己,因此,他們的收入多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費。

有一次我先生到外地出差,叫計程車送他去機場。計程車準時到達,司機是一中年白人,動作幹練,態度熱情。路上我先生和他閒談,聽他侃計程車生意經。他問我先生是幹什麼的,我先生告訴他說是工程師,計程車司機很羨慕,說你有技術多好,工程師職業掙錢多,收入穩定,時間規律,不象我們幹計程車這行的,整天早出晚歸,風餐露宿,勉強養家,因為沒什麼技能,所以幹不了別的。原來這司機是一個東歐移民,十年前 透過親屬移民來美國,到美國之後沒有別的技能,只有開計程車了,家裡有五個孩子,為養活一家老小,只得起早貪黑拼命工作。聽了計程車司機的傾訴,我先生心裡很同情,小費自然多給不少。

在美國生活,需要支付小費的行業,簡單歸納起來無非以下幾行:餐飲業,旅館業,計程車業,搬家公司,園丁綠化,房屋修理,家電檢修,家庭衛生,美容美髮,按摩理療,臨時照顧小孩,臨時照顧寵物,食品快遞等等,都是純粹服務行業。

外出旅遊住旅館,註冊登記無需支付小費,但是如果有門僮幫助你送行李到客房的,你就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