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的執行力。
第三章 “期望二,做到十”(1)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稱讚自己的助手楊綿綿,用了一個很好的評價:“期望二,做到十。”
這其實也描繪了最好執行者的自我要求——
別人尤其是領導,對你有期望,你不僅全力以赴做好了,而且好到超乎別人和領導的意料。
1.要想成為上級格外重視的員工,就要超出領導的期望
有一次,我應邀到一位學員家做客。這是一位剛剛畢業2個月的大學生,為老總做秘書。在她的書桌上,我偶爾發現了一張列印工整的“時刻記得提醒老總的20件小事”,上面包括“提醒老總帶好名片;提醒老總開會時間……”
我一邊仔細閱讀著上面的文字,一邊問她:
“你的工作很細緻啊,這麼細小的事情你都要提醒老總嗎?”
她笑著回答我說:“我想,作為一個下屬,應該常常問自己三個問題:領導需要什麼?我能做
什麼?我應該怎麼做得更好?
寫在紙上的這20條,儘管領導從沒有要求過我,但領導的做事風格是宏觀把握得很好,但對一些小細節比較容易忽視。既然領導有時候需要提醒,那我這個當下屬的當然有這個責任。”
聽了她的話,我當時非常感慨。
後來,再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不再擔任文秘工作,而成了集團的辦公室主任。對她有這樣的發展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如果她是我的下屬,我也願意給她這樣的平臺。
要想在職場中獲得發展,首先就要得到領導的重視,那麼怎樣才能成為領導格外重視的員工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每一件事,都好到超出領導的期望。
海爾集團的發展,與執行長張瑞敏的努力密切相關。而張瑞敏在談到海爾的發展時,除了稱讚全體員工外,格外稱讚他的助手、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他對她有一個很高的評價:
“往往我期望二,她卻能做到十。”
的確如此,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海爾成立之前只是青島電機廠組織起來的一個生產合作社,瀕臨倒閉之時,由張瑞敏接手,並決定引進專案,轉為生產冰箱。
從生產電視機到生產冰箱,這可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在那個年代,大家對冰箱的瞭解可謂非常之少。
既然決定生產冰箱,那起碼得對冰箱的生產過程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於是,
張瑞敏便讓當時還是助理的楊綿綿去了解一下。
打聽之下,楊綿綿才發現,當時國內並沒有生產冰箱的技術人才。而她自己
對冰箱的印象還停留在小時候看到的古董冰箱的記憶裡。
這可怎麼辦?這麼大的一個引進專案,總不能由一群門外漢來操作。於是
她特意去圖書館苦讀關於冰箱製造的書籍。在看到一本名叫《電冰箱》的書時,感覺寫的非常不錯。
之後,他便專程去上海向寫書的作者請教,把他請過去做企業的顧問,並且讓他對冰箱製作的基本原理詳細講了一遍。透過這樣強化式的“學習”,楊綿綿從對冰箱的一無所知,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
之後,她又派人向國內的同行學習,回來之後結合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識,設計出了圖紙,從此開始了電冰箱的製造和研究。
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年楊綿綿那種超乎尋常的執行力,或許就沒有海爾後來那麼迅速的發展。
本來,張瑞敏只是希望楊綿綿去了解一下情況,換了很多人,或許就會走走過場,或者乾脆交給底下人去做。畢竟,自己對冰箱的製作一無所知,哪能那麼快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何況,自己是管理者,具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