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報,但是因為言辭過於激烈,泰晤士報沒敢刊登它,於是蕭伯納又轉投了其他的幾家報紙,最後,這篇文章在一家只打算執行幾個月就被查封的左翼報紙上刊登了出來。

一開篇蕭伯納就宣稱自己為自己是一個英國人而感到羞愧,接著他譴責了英國政府發起的布林戰爭是十足的不義之戰,並且夾槍夾棒的把英國的達官貴人們,上至女王,下至官僚議員全都諷刺了一頓,甚至毫不客氣的稱英國政府為匪幫,稱維多利亞女王為女匪首。

這樣激烈的言論自然引起了一片譁然,反對蕭伯納的人痛罵他“狂悖”,“目無尊長”,“是偉大祖國的叛徒”,甚至應該“立刻被驅逐出境”或者“像一條瘋狗一樣被吊死”;而支援他的人則稱他是“英格蘭的良心”,“說出了真話的孩子”……

對於這樣的褻瀆性的言論,英國政府當然也不客氣,毫不猶豫的而宣佈蕭伯納是“國民公敵”和“不受歡迎的人”,於是就把蕭伯納給驅逐了出去。

但這種做法並沒有讓爭論停息,反而越發的嚴重了。而且這一次就連自由黨這樣的老牌政黨都跳起來了。

“我們覺得,蕭伯納先生的的言辭雖然有很多欠考慮的過分了的地方,但是政府的這種做法有壓制言論自由之嫌。而且,保守黨政府貿然挑起戰爭,然後在戰爭中有表現得極度無能,而且還在沒有認真考慮的情況下,就使用化學武器這樣不人道的武器,對帝國的聲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當然保守黨也不會老老實實的捱罵,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支持者也開始反擊。他們打出愛國主義的大旗,宣稱戰爭完全是為了維護大英帝國全體人民的利益。至於帝國的聲譽,那些歐洲人和北美的叛逆,什麼時候說過帝國的好話?什麼時候對帝國有過好的印象?光榮孤立的帝國,又是什麼時候要看這些國家的臉色了?

總之,英國國內吵成了一團。

這個時候,史高治的那個關於全面禁止化學武器的倡議也傳到了歐洲,在歐洲的學術界和文藝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很多得藝術家什麼的,以及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對此表示了支援,然而,除了美國之外,各國政府,卻基本上都沒什麼反應。

另一方面,第二國際也站了出來,譴責英國使用化學武器的野蠻行徑,並且呼籲英國工人發起罷工……然而,英國工聯雖然也對英國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表示了憤慨,但對於組織罷工卻缺乏興趣,第二國際內部的矛盾開始越來越明顯。

……

在約翰內斯堡被攻佔之後,德蘭士瓦共和國所面臨的軍事局面大大的惡化了,而且,面對著已經使用了化學武器的英軍,任何工事,任何堅守似乎都失去了意義。如何對付使用化學武器的英軍成了擺在布林人面前的一大難題。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之下,很多人都開始動搖了。就連克魯格總統也不例外,有些人提出,也許投降是更好地選擇。

“總統閣下,戰爭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獲勝了。”一位官員說,“在現在,任何陣地都是無法防禦的,因為有該死的毒氣!在今天,任何大規模的攻擊行動同樣是無法進行的,因為敵人會放毒氣。不是我不愛國,但是,總統先生,戰爭真的打不下去了。”

“住口!我們還沒有失敗!”皮埃特·茹貝爾將軍憤怒的說,“我們的歐洲朋友正在為我們努力,我們的美國朋友剛剛給我們緊急傳送了一船的防毒面具。而且就我所知,英國人現在面臨的壓力也很大,短期之內很難再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