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甚至於敢死隊的人反而被清兵的排槍打傷了好幾個。有幾個清兵甚至還壯著膽子發動了一次衝鋒,結果當然是被手雷教做人了,但是現在陸皓東他們手裡的彈藥也幾乎消耗光了。好在總算是把那些清兵打退了。
又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周圍的清兵越來越多,不過他們一直沒有發起攻擊,好像是在等著什麼。又過了一陣子,陸皓東他們終於知道,那些清兵在等著什麼了。他們在等的東西是——幾門大炮,雖然這些大炮都是些過時的貨色:當年美國政府打完了南北戰爭後滿世界甩賣出來拿破崙炮而已。但是就算它再過時,也絕不是敢死隊能夠抵擋的了……
在最後的時候,陸皓東點燃了準備好的燃料,總督府熊熊燃燒了起來,雖然清兵奮力撲救,最後總督府還是被燒掉了半邊。而在這次行動的掩護下,大多數的人都成功的逃了出去。
半個月後,孫先生也混在美國人的商隊中,返回了香港。隨即就離開香港,去了日本。臨行前,他和陳光約定,將在不久之後,去北美拜訪陳光。
這次不成功的起義引起的影響一開始並沒有孫先生想象的那麼大,因為在大清國,有人造反實在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訊息的封閉,(這一方面是因為清政府的封鎖,當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則是傳媒業的落後。)即使是在廣東,很多偏遠一些的地方(縣城一下)的人也根本就不知道在省城裡,還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至於全國,也僅僅是那些大地方的人才隱隱約約的知道一點。
不過要說全無影響也是不對的。事實上,滿清政府對這次起義相當的關注,甚至頗受震動。這裡面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首先,僅僅二十個亂黨分子,就能攻下一座總督府,這讓滿清的無能再一次的暴露出來了。好吧,滿清無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無論是西洋人,還是東洋人,只要是洋人,都能夠花樣吊打我大清。不過那畢竟是外國人,我大清打中國人的水平還是不錯的,至少,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我大清還是有足夠的力量來鎮壓普通老百姓的。然而這一次對上的可也是中國人,我大清居然還是這麼不堪一擊,這個問題就大了。雖然歷來的狗屁的史書上講起某個朝代能得天命的緣由,大多都是什麼“厚德深仁,澤被四荒,終有天下”之類的鬼話。但是歸根到底,一個朝代,或者一個政權能夠屹立的一個基本點就在於它是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暴力組織。一個國家政權,如果他的暴力力量要被懷疑了,那他的統治就不可能穩定。哪怕他再“厚德深仁”。
當然,被幾個人就拿下一座城的事情,在我大清也不是沒有過,許多年前,小刀會的劉麗川帶著七個人就拿下了上海縣城,但是那個時候的上海還是個很小的小城,完全沒法和現在廣州這樣的省城相比。再加上那事情正發生在太平天國如日中天的時代,所以引起的關注,造成的影響也遠遠不能和這次的事情相比。
第二點就是,這些亂黨,居然在外國人的報紙上,用外國話發表了檄文。這固然給了清政府攻擊他們裡通外國的理由,但是清政府也真的非常害怕他們真的會得到外國的支援。況且這些亂黨的宣傳相對於當年的長毛來說,還是要高明不少的。當年長毛搞什麼拜上帝教,把孔孟什麼的都打成了邪魔,這使得他們和地方士紳對立了起來,後來滿清能成功鎮壓太平天國,地方士紳們組織的團練起到了最為主要的作用。如果地方士紳沒有積極的加入到滿清這邊來,滿清實際上是無力鎮壓太平天國的。
而在現在的這些亂黨的文告中,不但從民族主義的角度,指責滿清是外來的蠻夷,更是公然提出,革命後要廢除八旗的各種特權,要給地方更大的權力,要實行“民主”什麼的。顯然,地方士紳們很容易就會將它們理解為增加他們的權利,並且把原本要劃給八旗的好處劃給他們來分享。如果地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