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張越早年隨杜楨學經義時。也曾經聽這位老師談過大明地鹽茶之政。其中杜楨屢次提到開中法地利弊。他至今記憶猶新。

這邊境上頭的衛所每年都需要無數軍糧,若是都要朝廷統一調運,每年這腳力錢就是莫大的開銷,行了開中之後,鹽商為了買鹽不得不赴邊納糧,為了減少開支甚至招募流民屯田。無疑是安邊良策。早年張輔徵交趾的時候,轉運糧食也都是靠的商人之力。然而,方青此時所言手中倉鈔兌不到鹽引,更不得不苦候支鹽,他雖說明白一些情弊,但仍是大大震驚。

若真有八千引鹽。以每大引四百斤計,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這樣一大疊倉鈔捏在手中始終不能兌現,長此以往,哪個商人還會再去納糧邊鎮?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見方青仍是長跪於地。便沉聲問道:“此事你當去找山東都轉運鹽使司,本官只是青州府同知,你豈不是求錯了人?”

“大人,為了將倉鈔換成鹽引,方家上下地人也不知道去過多少次山東都轉運鹽使司,如今好容易換了兩千引鹽。山東都轉運鹽使司道是從樂安壽光兩地鹽場支鹽後就能調撥,可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學生聽說樂安壽光都有鹽場,實在沒法子本也想鋌而走險憑引買下灶戶餘鹽。誰知那些灶戶卻說餘鹽都被漢王壽光王收光了!那些奸商哪怕不曾開中納糧,只要送夠了錢便可從兩王府運鹽,甚至可堂而皇之官賣私鹽,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兜來轉去。竟仍是要在藩王頭上動土!

隨手將那疊鹽引夾回了禮單,張越的臉上漸漸冷了下來。他對漢王朱高煦沒什麼好感,對壽光王朱瞻圻更是厭惡,然而以卵擊石的事情他卻不想做,更不能做。別看永樂皇帝朱棣彷彿是已經極其討厭朱高煦,但皇帝老子地喜惡又豈是有道理地?

“此事卻並非本官所能轄制。”

“大人,這八千引鹽的倉鈔不過是學生所獻之物,並不求大人能幫忙兌現。壽光王從壽光鹽場掠得灶戶餘鹽不下數十萬斤,早就看中了我家地兩千鹽引,故而命人向我家索要。為著這些鹽。方家上下拼盡全力。那壽光王竟是連一分一毫的利都不肯留下,卻又要我方家發賣。要我方家承擔所有風險!方家已經是傾頹之災,所以學生知道大人高德。只求方家滿門能附大人驥尾!”

方青抬頭覷了一眼張越臉色,心中生出了最後一絲希望:“學生先前也說了,方家並不單單是山東大族,在山西也頗有實力,老老少少各房人丁足有幾百口,大人一念之間便是幾百人地性命。學生不才,各房已推舉學生為族長,不論大人有任何要求,學生可一力做主從起頭的遮遮掩掩到眼下**裸地投靠,這態度一前一後的巨大變化讓張越著實有些吃不消。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可如今這炭真地能送得?但是,這畢竟是他上任以來第一個求上門的,方家在山東之地樂善好施,名聲相當不錯,他若是撒手不管自然不要緊,可是……

電光火石之間,張越已經有了主意。收了漢王那麼多禮,自己卻絕對不能靠上去,因為那位主兒太過剛愎自用,決計是翻騰不出什麼花樣。而且,對北京那邊,他遲早該有一個立場表示。盯著方青端詳了片刻,他便點點頭道:“你先起來說話。”

儘管沒有明明白白地答應,但方青哪裡不懂這種暗示,心頭登時大喜,忙謝過站起身來,卻不敢回原座坐下,仍是畢恭畢敬地站著。

這些年來為著這些倉鈔,方家上下也不知道動了多少腦筋用了多少辦法,好容易才兌了兩千引鹽,其餘還得另想辦法。究其根本,正是因為方家當初從山西挪到山東,在本省根基太淺,建文年間更險些受到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