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卻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很多地方為了突出新農村建設政績,選點多是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村子進行,屬於好上加好,所以這會加劇農村與農村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其危害或許會更大。
話一出口,立刻有人反對,說任何全域性性的工作,示範和帶頭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新農村建設也一樣,選取一些條件合適的鄉村先行建設也不是不可以。
潘寶山說典型和示範的作用當然需要,但也要關注那些成為典型和示範的受體的需要。有些地方的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生活和樂安定,可以說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距離不算遠,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渴求並不是很大。而有些地方的農村連公路都不通,甚至連乾淨的水都喝不上,更別提看病、上學了,那些地方是最需要、也是最渴求新農村建設的福及。
討論才算是剛開始,萬軍開口了,像領導發言總結一樣,說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肯定是正確的,只是在推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差異,但最終是要實現農民上樓集中居住的城市化生活。
潘寶山一聽立刻接話,說讓農民過上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的好日子毋庸置疑,但是不是非要像城市居民一樣住進大樓、實行城市化管理還有待商榷,因為農村的環境和農民的習慣那些固有的因素還要考慮。
遭到駁斥,萬軍有點不樂意,因為工作的關係,他對新農村建設做過一些瞭解,有一定的觀點。他說讓農民搬遷集中上樓,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一種改變,而且也是集納土地的需要,實行集中居住,差不多能集納出原有村莊面積的一半土地,把那些土地用於農業生產,將會是一個明顯的提升。
這個觀點潘寶山也不同意,說農村的發展要靠精細化,靠增加土地量來促進農村農民增收,還是屬於粗放式增長,並不值得提倡。
萬軍有點急,紅著臉說集納出土地不是為了粗放式增長,而是為了管理有效統一,到時大片大宗的耕地出現,可以使用現代化的農業器械耕種,大大提高勞作效率,以前一個人每年可以種一畝田,以後一個人每年可以種一百畝。
那閒下來的九十九個人怎麼辦?潘寶山間不容緩發問。說都到城市打工是不可能的,讓他們閒在家裡也不合適,總之沒有充分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只會帶來農村社會的不穩定。還有,在沒找到出路之前,農民還捨不得丟掉吃飯的傢伙,那些釘耙鍬鎬等農具,還有雞鴨牛羊等家禽家畜還是捨棄不掉的,難道也帶到樓上?
萬軍顯然是跟潘寶山較上了,他要跟潘寶山算一筆賬,說土地相對集中後,會有投資商來搞統一經營。眼下綜合各種因素考慮,農民種一畝地一年收入五六百元,而投資商來了則能付給農民七八百元。也就是說,村莊搬遷集中居住後,農民什麼活不用幹,收入比一年幹到頭還多。然後,把這一年的時間拿出來乾點別的,多少又是一筆收入,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怎麼沒有保障?
潘寶山聽了一笑,說乾點別的?當那麼多失地農民湧成一個大潮的時候,乾點別的只能是一句口頭禪。
那就是什麼都不幹,收入也比原來要強是不是?萬軍黑著臉說。
潘寶山的臉上還是帶著笑,說先不講遊手好閒是怎麼形成、危害又有多大,只是說收入來源問題。投資商是商業行為,他們投資是為了賺錢,如果賺到錢很好,但經營不好的話沒有利潤便會撤出,到時誰給農民按每畝七八百元發錢?靠政府?那不太可能。如此一來,農民吃飯都成了問題,飢寒交迫了,情況有多麼嚴重可想而知!
第二百五十七章 省委黨校(下)
潘寶山的從容讓萬軍有些按捺不住。但礙於場面也只能是擺擺臉色,他有點氣急敗壞地對潘寶山說,如果問題那麼多,乾脆什麼都不搞,把新農村建設只當成一個口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