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會和他爭吵的人,就是周氏。
大家都面面相覷,周氏挺直了腰板僵坐在一邊,也不說話。
送走了李郎中,連蔓兒一家回到西廂房裡。
“她奶這個脾氣,吵起架來,啥理不理的,她才不管那。她就是要壓過別人一頭,要不然她就不舒坦。”張氏嘆氣道。
“爹這一出,我看她奶也嚇的夠嗆※後啊,應該能好點。”連守信也嘆息道。
連老爺子是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更是周氏的最大靠山。從那以後,周氏雖然嘴上依舊不肯服軟,但是態度還是有了明顯的變化。
連家終於少有地過上了幾天較為平靜的日子。
正是小滿時節,地裡各種莊稼都出苗了,連守信每天忙完了早點鋪子裡的活計,就會扛著鋤頭下地。因為今年的雨水好,廟都出的很齊。連守信和其他的莊稼人一樣高興,這裡拾掇拾掇,那裡拾掇拾掇,精心地侍弄著莊稼。
這天是五郎和小七的休沐日,連守信也從地裡回來了,一家六口人坐在早點鋪子裡,正在商量著將生意搬到新鋪子裡的事情。
“啥都準備齊全了,就缺個好日子。”連守通道,“待會咱準備幾個素菜,再溫一壺素酒,還是請住持大師傅幫咱挑個日子。”
“這行。咱這鋪子開張的日子,就是住持大師傅給挑的,咱生意這麼好,人家這日子給咱挑的不錯。”張氏就道。
正說著,就聽見外面馬車聲響,還有一個大嗓門吆喝著什麼。
“麻……蚶子咧……麻……蚶子咧……”
小七的耳朵一下子就豎了起來。
“姐,你聽見沒,外邊來賣麻蚶子的了。”小七忙拉住連蔓兒的手,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連蔓兒道。
想買東西,不去找張氏和連守信,而第一個想到找連蔓兒,可見,連蔓兒在家裡掌管銀錢的地位是多麼的穩固和深入人心。
其實不用小七說,連蔓兒的心思也被窗外的叫賣聲吸引了過去。
“姐,咱快去看看,要不一會,人該走了。”小七著急道。
“賣麻蚶子的,等一會!”果然,聽見外面的馬蹄聲快速地在鋪子門前走過,要往前面去了,連蔓兒趕忙起身,向窗外喊了一聲。
“哎……”外面的大嗓門應了一聲,接著就聽見馬車往回倒退的聲音。
“娘,咱出去看看啊。”連蔓兒一邊招呼張氏,一邊忙著下地穿鞋,和小七一起跑了出去。
賣麻蚶子的是一個年紀約四五十歲的男人,他趕著一輛大車,車的四圍都圍了起來,裡面是堆的高高的麻蚶子。
距離三十里營子約百來裡地,就是海邊,那裡有漁村的村民靠打魚為生。這樣的距離,在連蔓兒的前世當然是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個交通工具落後的年代,就是很遠的路程了,因此,三十里營子的人們都很難吃上新鮮的海產。
她們唯一能吃到的新鮮海產,就是這種麻蚶子。因為麻蚶子離了水,還能活上一段時間。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年都有人來這裡賣麻蚶子。
“買多少啊?”趕車的男人看見大人小孩出來了一群,就問道。
連蔓兒走到車跟前,仔細地朝車裡看了看。麻蚶子的個頭很大,很多麻蚶子都張著嘴,裡面的蚶子肉還在動,而且還能聽見咔咔的蚶子殼開合的聲音。連蔓兒伸出手,用一根手指碰了碰一隻開口的蚶子,那蚶子立刻收回蚶子肉,將蚶子殼隨即也合上了。
這些麻蚶子很新鮮,應該是早上撈上來後,立即就裝車趕來賣了。連蔓兒暗暗地嚥了下口水。這種麻蚶子皮薄、蚶子肉厚,味道特別的鮮美,她前世就很愛吃。
“你這麻蚶子多少錢一斤?”小七就問。
“兩文錢一斤。”趕車的男人痛快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