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為人都像咱們那。那麼好打發。這個事,我奶肯定是恨她一輩子,不把她給折騰死。都不算完事。”連蔓兒接著道。
“這一家子鬧成這樣,日子哪能有個好啊。' ~'”張氏嘆氣道。
“那還不是他們自找的。”連蔓兒道,“娘,你還為他們操啥心,這爛攤子咱還沒給他們收拾夠是咋地?”
“我不是為他們操心。”張氏忙道,“我就是想到這了,就隨口說說。”
“娘。我這一年,就都得這麼穿嗎?”連蔓兒低頭看了看自己的一身紅,問張氏道。
“正月裡,你就這麼穿著吧。”張氏笑道,“等出了正月。你那襪子和腰帶必須得用紅的,別的你愛穿啥色的你就穿啥色的。”
“嗯,這還行。”連蔓兒點頭。
吃晚飯的時候,一家人又生了火鍋,這次就是普通的酸菜鍋,雞湯里加了海米調味,放進去切的細細的酸菜絲熬煮,火鍋端上桌的時候,那湯已經成了濃綠色。
連蔓兒就先舀了一勺湯。這湯入口滋味鮮美、獨特,潤潤的、暖暖的。
“娘,今天這個湯好。”連蔓兒就誇道。
“好就多吃點。”張氏道。連蔓兒家的雞都是一年的新雞,過年的時候,就只殺了兩隻小公雞燒肉吃,至於熬湯。用的都是張氏孃家給送來的老雞。比如這火鍋的湯,就是拿三年的老母雞熬的。
晚飯的主食是玉米餅子,連蔓兒吃了一些酸菜,就將粉絲和幹豆腐放進火鍋裡燙著吃。
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嘮家常。
“我今天碰見 媳婦了,她家今年又養活了一窩豬羔子。我讓她挑好的給我留五頭。”張氏道。
“五頭有點少吧。”連蔓兒就道。
“不都從他那買。”連守信就道,“趙家村那個趙老疙瘩家,聽說今年也有豬羔子,到時候在從他家抓幾頭。”
“咱家今年打算養幾頭豬?”連蔓兒就問。' ~'
因為開著早點鋪子,每天都有很多的泔水,而且今年家裡僱了幹粗活的人,人工不成問題,連蔓兒覺得,她們應該多養幾頭豬。
“我看咱那個新豬圈,養十幾頭沒問題。”五郎就道。
“那就抓十五頭養吧。”連守信和張氏商量道,“在這兩家要是抓不夠豬羔子,咱還能在集上抓。”
“對。”張氏點點頭。
“娘,咱今年還得再多添點雞鴨吧。”連蔓兒道。
“那肯定的。”張氏道,“這地方有的是,糠啥的也夠吃。我打算再添五十幾雞,五十隻鴨子。”
“這個好。”連蔓兒表示贊成。
“娘,咱不再養幾隻鵝啊?”小七吃的滿嘴油光光地,從碗裡抬起頭來,說道。
鵝這個物種在連蔓兒的記憶中,是很神奇的。她記得前世,很小的時候,她姥姥家的鵝非常兇惡,能看家,而且還追著她咬過。那是成年的鵝,因為那長長的脖子,個頭比那個時候的她還要大。
“是啊,娘,咱今年養幾隻鵝吧。”連蔓兒想了想,也說道。鵝的個頭大,生的蛋也非常大,一隻鵝蛋頂的上三隻雞蛋。
“鵝不太好買。”張氏道。三十里營子周圍,普遍都是養雞養鴨,養鵝的人家非常少,也極少見賣小鵝仔的。
“娘,我同學家裡有鵝,他跟我說,他家留了鵝蛋,開春的時候要孵小鵝。”小七忙道。
“娘,你不是說咱家有母雞好像要抱窩,你打算自己孵雞,那乾脆咱就買鵝蛋,一起孵唄。”連蔓兒就道。
“這也行。”張氏點了點頭,就答應了。
“大梁子媳婦這幾個月乾的挺好的,咱就留她在咱家常幹咋樣?”張氏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跟一家人商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