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造秘色瓷的工匠們是意外獲得了一份密瓷燒造精要殘卷。按照那份殘卷所載,他們才調出了像雨後青天一樣的純藍釉色。
但真正的秘色瓷。是初唐盛世才燒製的,傳言它們藍若海,黃如金,紅似火,白賽雪,黑勝漆,顏色奪目,玲瓏剔透。勝於冰晶,只應天上有,不當落如凡間,以至於宮廷要以絕密封存起來,所以才稱為絕密五色。
此時呈現在沈歡眼前的是五個造型優雅的精緻瓷碗,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流光溢彩的光芒,藍色的湛純如深邃大海,金色的耀目猶如火中真金,紅色的燒灼如殷紅鮮血,白色的凝脂如無雙美玉。黑色的深邃如萬古夜空,每一件顏色都純正剔透,刺痛著人的眼睛。
沈歡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但也不得不承認現代工藝燒造瓷器的也遠遠比不上眼前的這五件,半響,沈歡才有些乾澀道:“誰來告訴我,眼前看到的都是真的。”
鍾靈鍾秀還沉浸在剛才的驚豔之中。
馮嬤嬤走上前來,將盒子蓋住,然後神色複雜的對沈歡道:“郡主,這東西實在是太珍貴了,不能讓別人知道。”
沈歡深吸口氣,然後點頭:“我知道。嬤嬤放心,這樣的神器都看過了。讓我看看另外兩件吧。”
一旁的鐘靈立即將其中一個盒子開啟,沈歡看過去不由的鬆了口氣。裡面只是一柄造型古樸的銅鏡。
馮嬤嬤看到沈歡的表情不由的輕嘆,然後伸手將那銅鏡拿了起來,對著用玻璃罩著的燭光開始轉動。
沈歡看著馮嬤嬤的動作,臉上的表情逐漸驚訝。
只見銅鏡也在不斷旋轉,銅鏡與燭光之間的角度也不斷變化,緊接著,牆面竟然漸漸起了變化,出現了淡淡的水印,隨著馮嬤嬤角度不斷的調整,牆面的水印漸漸清晰,沈歡屏氣凝神。
原本一片模糊的影像逐漸幻化成了一幅秀麗的山水畫,一切有如夢幻般,讓人心神俱醉,在這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面前,任何形容都是枉然,目隨光至,心隨景動,沈歡已經無法形容自己此時已經是什麼心情了,鍾靈鍾秀眼中也盡是震撼。
“嬤嬤,這就是透光鏡嗎?”沈歡喃喃問道。
在古代的青銅鏡中,有一種很特殊也非常珍貴的的鏡子,就是透光鏡。如果用強光或聚光照射在鏡面上,鏡面就會反射出光線,產生出一個奇異現象。它的投影就像一張鏡背的相片,而不是鏡面,因為在投影中,鏡背的花紋和文字,甚至鏡鈕穿帶子的孔,都能清楚地反映在牆上,但投影的光好像不是鏡面上直接反射出來的,而是從鏡背透過來的,這就是“透光鏡”,非常珍貴和罕見。
透光鏡,最早在漢就已經產生,上海博物館曾藏有一枚西漢時期的透光鏡,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銘文,可產生透光效應,這是最早最具體的實物,只是後來透光鏡的技藝失傳,宋代後就沒有這種鏡子了。
但其在史書中的記載還頗為豐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朝金城公主入藏時,為了不讓她感到在異域的孤單,唐中宗命大內巧匠打磨了一方銅鏡讓其帶入西藏。當金城公主想念家人時,就可以用銅鏡照牆,牆上便會出現親人的影像,而且當銅鏡變幻不同的方位,便會在牆上出現不同的親人影像。
雖有這樣的記載,但是沒有見過這樣其技之精,其技之神的實物,作為現代人的沈歡是不相信古代會有這樣的鏡子的,只是沒想到有一天,這樣的鏡子竟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是的,郡主,這就是透光鏡。”馮嬤嬤似贊似嘆道:“若不是太后曾有一個這樣的鏡子,老奴也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