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二三章 飯桌上的許諾

花不了多少錢,供學生吃住才是大問題。”

正如沐正峰所說的那樣,建一座板房學校最多花費二三十萬。可供養一個容納五百以上師生的學校,每年的花費反倒更多。而且這種供給,並非只有一年。

雖說校辦農場跟慈善捐助,一定程度上能補貼一些。可即便這樣,單單百林境內的那些板房學校,一年下來伙食開支這一塊就要花費幾百萬。

如果算上給老師的相應補助,那開支恐怕會更大。多一個縣,意味著沐正峰每年在這一塊的投資就會高達上千萬。多來幾個縣,那就是幾千萬的支出。

這麼簡單的數字,伍頭人跟一眾寨老何嘗不懂呢?就算沐正峰是別人嘴裡的億萬富豪,總不能指望他,把自己家產敗光,去給其它縣的山民做貢獻吧?

正是知曉這一點,伍頭人也很認真的道:“沐先生,我們自然不敢指望跟百林那邊一樣,但我們就是想,你能多給我們出些能賺錢的點子,合作社的事,我們一定全力支援。”

到百林參觀過的伍頭人,很清楚每個鄉鎮有這樣一個合作社,確實能給山民帶來更多的收入。以往不值錢的山貨,賣到合作社也能賺更多的錢。

在這一點上,沐正峰還是顯得很公道。別的不說,單單春冬兩季的竹筍生意,還有其它季節的各種小筍,收購價格方面,合作社都要比其它人更高。

可以說,沐正峰組建的合作社出現,某種程度上讓很多從事這方面生意的商販,最終都無力經營下去。提高了收購價格,商販就無利可圖,那這生意做的有什麼意思呢?

在百林各鄉鎮,誰都清楚合作社是沐正峰跟山民的生意。可這種合作社開到鄰縣的話,也需要當地的山民配合。如若不然,合作社經營過程中,也會受到不少麻煩。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那些本地官員在對待合作社的問題上,應該都不敢亂來。真要把沐正峰跟本地的山民惹毛了,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有了沐正峰的這番許諾,伍頭人也開始期待新一年的到來。那怕新的一年,他們日子依然無法跟百林的同族相比,但至少讓他們看到脫貧致富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