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內,他刺出了那一劍,劍尖從陳導明的臉上劃過,插入陳導明身後的座椅,這是一個警告。
“你若辜負了天下百姓,還會有刺客前來。”
姜聞被士兵拉出去,死在亂箭之下。
鏡頭一轉,在一處曠野中,一個揹著劍的人向前走去,從背影看很像是姜聞,但最終也沒有露出正臉。
可以說他是姜聞,也可以說他是像姜聞一樣的豪俠。
有了這些人的存在,才讓統治階級心中有所忌憚,不敢胡作非為,因為他們擁有刺殺一國之君的力量。
電影中只有一個鏡頭,沒有做出任何的解讀,解讀是觀眾和影評人的事情。
林子軒認可了這個改動,雖說在審查的時候可能有些麻煩。
俠以武犯禁,暴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好在這是一部武俠電影,不是現實主義題材,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第七百四十章 大片
新聞媒體對於《英雄》抱著極大的好奇心。
這部電影集結了馮曉剛、姜聞、陳導明、王志聞、俞菲鴻和徐晶蕾等國內的大導演和大明星,陣容強大。
光是把這幫人湊一塊就相當不容易。
首先要有一個好劇本,為他們分配好角色和戲份,給他們發揮的空間,不能太偏向某個人,這幾位在其他戲裡都是絕對的主角。
其次電影的投資要大,他們的片酬加起來要上千萬。
雖然和香江頂尖的明星不能比,但在內地他們拿得是頂級的片酬,如果投資太少,專案根本運作不起來。
最後,要和他們有交情,才能把這幫人聚到一個劇組,完成這部戲。
媒體經常拿《英雄》和《臥虎藏龍》作比較。
從投資規模到運作模式,從武俠題材到演員陣容,非常相似。
這難免讓人產生疑問,《英雄》會不會成為《臥虎藏龍》的翻版,馮曉剛是不是在刻意的模仿李桉。
《臥虎藏龍》在內地上映時譭譽參半,票房不佳,遠沒有在歐美受到追捧。
就算後來獲得奧斯卡獎,大家興奮了一陣,重新看待這部片子,可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李桉是拍給西方人看的。
那麼,這部由國內演職人員打造的《英雄》是不是符合國內觀眾的口味呢?
“這個問題我以前說過,《臥虎藏龍》是部好片子,李桉導演有自己的想法和表現方式。”馮曉剛解釋道,“我呢,也有我的表現方式,肯定和李桉導演不同,至於說符不符合國內觀眾的口味,要由觀眾來評價,我個人對這部片子很滿意。”
馮曉剛其實不太願意拿《英雄》和《臥虎藏龍》做比較,他不想被人說成在模仿李桉,所以著重強調兩者的區別。
但沒辦法,大家先入為主,非要這麼對比。
他正在一場《英雄》的宣傳活動現場。
好夢公司在大片的宣傳上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
兩年前,公司宣傳《臥虎藏龍》的時候,還要借鑑好萊塢的宣傳方案,經過《無間道》和《小雪的大冒險》,隊伍得到了鍛鍊。
除了各種廣告,導演和演員是宣傳的重頭戲。
電影沒有上映前,劇組到大學裡和學生開交流會。
年輕人早已成為票房的主力人群,他們思想活躍,行動能力強,透過手機簡訊和網路傳播資訊。
這種即時互動的傳播方式比紙媒和電視快速,影響力越來越大。
電影上映後,劇組到各大城市舉行觀眾見面會,製造話題,掀起觀影熱潮。
雖然馮曉剛不願意談到《臥虎藏龍》,但《臥虎藏龍》的知名度在哪兒擺著,無法避免,只能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