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和唐紹儀的女兒情投意合,奈何唐紹儀何等身份,怎麼會看上這個功不成名不就的毛頭小子?氣的顧維鈞要跳河自殺,幸得柴東亮和舒夜旋搭救才沒有令這位大才子餵了黃浦江的魚鱉。
心灰意懶的顧維鈞在上海無所事事,柴東亮幾次邀請之後才勉強打起精神來到安徽。一到安慶,就被柴東亮委任為高等秘書,這次籌備安徽陸軍士官學校,又委任他為政治部主任,只在校長柴東亮一人之下,和總教官巴恩斯平起平坐。
而唐紹儀就任袁世凱的內閣總理,登上人生輝煌的頂峰之後卻如坐針氈。按照《臨時約法》,民國政府應該是內閣制,唐紹儀總領內閣,權力在袁世凱之上。問題是唐紹儀曾經當了袁世凱三十年的僚屬,多年積威之下哪裡有和老袁針鋒相對的膽量?
更令他頭疼的是北京政府和以前孫文的南京臨時政府一樣,囊中空空如洗,各省都督把稅收全部截留,一分錢都不給中央政府繳納。除了借洋款之外,唐紹儀再也無計可施。恰逢此時,湖南才子熊希齡就任內閣財政總長,這位熊才子的口才著實厲害,也明白如果沒錢遣散南方的四十多萬民軍,肯定會發生大規模的兵變,於是他和洋人談妥,先讓四國銀行墊款三百萬英鎊,摺合中國銀元一千兩百萬,用以裁撤黃興手下的民軍。
沒想到黃興不但不領情,反而發來電報斥責:“墊款章程不但要監督我國財政,還要監督我**隊,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軍隊乃國之命脈,豈容洋人置喙?熊財長忘四川保路運動否,忘埃及因借款而亡國否?吾輩二十年赴湯蹈火方肇興民國,公為區區三百萬墊款即出賣國家,此何用意?吾等但有一口氣在,絕不容此賣國之條約???”
一番話大義凜然,把熊希齡氣的七竅生煙????老子辛辛苦苦和洋人周旋,不就是為了幫你黃興的忙?解你的燃眉之急?
熊希齡一怒之下,將黃興催款的電報公諸於眾,又將南方民軍因為缺餉即將譁變的窘境以及自己的委曲求全添油加醋的述說一番,最後譏諷黃興不懂政治,說是要讓黃興主政,肯定要葬送民國???
兩邊大打口水戰,各省都督拉偏架打太平拳,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把個內閣總理唐紹儀弄的頭大如鬥。臨時參議院也來湊熱鬧,把唐紹儀招到參議院說明情況,一些年輕的議員群起發難,大罵唐紹儀是“亡國總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南京組閣期間,唐紹儀為了調和南北的矛盾,答應讓南方**黨出身的王芝祥出任直隸都督。當時袁世凱也沒表態,算是默許了。
等到王芝祥興沖沖的來上任的時候,袁世凱卻將自己的心腹安排當了直隸都督,把唐紹儀氣的夠嗆。唐紹儀夾在南北雙方成了通風管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一怒之下,唐紹儀辭了內閣總理的職務,掛冠而去,民國第一任內閣成立剛剛三個多月就宣佈倒臺。
顧維鈞卻在柴東亮這裡乾的風生水起,剛剛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擔任了都督府高等秘書兼軍校政治部主任,正是前途似錦。唐紹儀卻已經是日薄西山,此消彼長之下,他也不再反對女兒和顧維鈞交往,反而希望促成這一段婚姻,和柴東亮這個民國目前唯一的巡閱使拉上關係。
唐紹儀算是看明白了,什麼憲政、什麼民國都是狗屁,沒有槍桿子撐腰,誰幹內閣總理都得玩完
參議院權力無限,袁世凱又手握重兵,內閣總理就是個擺設,如果能夠拉攏柴東亮的話,有安徽和江西兩省的兵力,再加上唐紹儀三十年宦海所擁有的政治力量,沒準就能東山再起。
唐紹儀打定了主意之後,反而暗示女兒儘早和顧維鈞完婚,唐寶儀自然是萬分歡喜,帶著丫鬟直接就跑到了安慶。唐紹儀的特使也隨後來到安慶,和柴東亮攀交情。
柴東亮也確實需要一幫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