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開了分公司,10年,也就是去年,他才把公司從地庫裡搬到了寫字樓。但他現在香江的寫字樓並不大,分兩層,樓上樓下加一起才不到五百平方。香江那邊目前只是承接業務,特效方面都轉移到魔都了。沒辦法,內地便宜嘛……”
“他什麼時候開始弄的這個公司?業務方面是良性麼?沒出什麼問題吧?”
“那倒沒有。獵頭說他當時也是帶著幾分“振興華語特效”的念頭的。好像是因為他的一支v製作效果不滿意,才開始弄的。”
“唔……出發點不錯。”
“對,和你差不多。得承認,他確實弄出來了規模了。但還是那句話……特麼香江電影都快完犢子了,而且這個公司目前已經到了天花板了。如果沒有強大的投資注入,那麼他的規模最多也就只是現在這模樣了。
獵頭說他這幾個月也在積極尋求出手……但不理想。香江現在的電影資源已經不支援他這麼做了。內地方面……大家都知道特效利潤低,韓國人搶市場搶的也厲害……人家有基礎,咱們想追趕,就得有人做個冤大頭。大手筆投入,低利潤產出。並且還得面臨其他特效公司的挖角之類的……”
王斯聰的話放到別人那或許會是苦惱。
可對許鑫而言……
恰到好處。
“他的公司現在確定是良性發展?”
“確定,雖然拿不到財報,但他也是透過獵頭在找投資公司。這些業務訊息是透明的~”
“他的公司現在估值是多少?”
“我估摸著……兩個億頂天了。”
“……”
許鑫嘴角一抽……
“才兩個億?這種良性運轉的特效公司才兩個億?你確定?”
“大哥,兩個億隻是現在。你要真收購了……我估摸著保守估計啊,你光追加的裝置、場地這些亂七八糟的,至少得一個億。然後你要拉業務吧?你要拓寬渠道吧?你要招聘吧?他現在這個規模,每年的員工工資都四千萬了。
你追加完了硬體、招聘了人員,這怎麼著不得翻一倍的成本?一年8000萬的運營成本,特效市場裡你怎麼保證營收?怎麼保證自己的業務不斷檔、不賠錢?這才是讓投資公司望而卻步的原因。長遠來看,只要規模上去,這是個必賠的專案。這才是真正的死結。”
王斯聰的話雖然是和倆人平常聊天吹牛的語氣毫無區別。
但字裡行間的意思,卻是冷冰冰的現實。
賠錢,是一定的。
而且誰也不知道它會賠多少錢。
前景怎麼樣。
除非是華語市場變的越來越好,否則,它可能一輩子都沒翻身之日。
並且……特效公司就和開網咖是一個道理。
你的裝置落伍了,就算折舊變現,都不值錢。
華語電影市場畢竟不是好萊塢。
特效公司要配備的各項條件……很苛刻。
以現在的市場規模……
太難了。
而最尷尬的地方也就在這。
這件事你做不做?
你做了,就要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
可對許鑫而言……
不做?
不做就意味著落後、捱打。
個人的雄心壯志與追求,此時此刻,在這些冷冰冰的金錢面前,是那麼的不值一提……
從市場到環境再到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告訴許鑫一個相同的答案:
“目前,並不是一個發展特效的好時機。”
曾經那個和你有著相同志向人,如今都開始打退堂鼓了。
你在這時候出來接盤?
這不叫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