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章 平叛上半場:剿匪

魏國皇帝拓跋燾先是滅了胡夏,獲得了以長安城為中心的關中及周邊大片地區。

後來又徹底擊垮柔然,將其驅趕到極北苦寒之地。

魏國設立北疆六鎮,掌控了原來柔然佔據的北方大部分割槽域。

隨後覆滅北燕、北涼,將東北、西北收進版圖。

此時的魏國,國土面積是290萬平方公里,人口3320萬。

同時期的南方劉宋國,面積270萬平方公里,人口1740萬。

魏國的稅收體系與劉宋國差不多,基本照抄漢人的晉朝。但軍事體系與劉宋朝廷有極大區別。

主要體現在魏國軍隊是強迫服役,但裝備自帶、不發軍餉。官兵收穫全靠搶劫分贓。

大名鼎鼎的花木蘭就是魏國人。

她代父從軍,就是參加魏國攻打柔然的戰爭。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些詩句描述的,就是花木蘭為了替父出征,自費購買裝備的情形。

因此,魏國軍隊裡常常出現一種普遍而奇特的現象:許多軍士在退伍後成為奴隸。

那是因為,那些戰士在加入軍隊前,借了錢財購買戰馬、武器,但運氣不好,參加的戰役沒有搶到多少財物。

加上軍功不多、分配微薄,一部分軍士退伍時無力償還債務,只能賣身為奴。

魏國軍隊最喜歡的是參加滅胡夏、剿柔然、吞併北燕和北涼這樣的戰爭。

這樣的戰爭中,軍隊所得到的收穫,往往是一國財富中的大半,每個士兵都有巨大回報。

相反,魏國與劉宋國軍隊在黃河~淮河之間的拉鋸戰,對魏國軍人來說,多數是撈不回本錢、血虧。

因為這些戰役的收穫,最多就是繳獲一些糧草輜重。

這種收穫對動輒上萬的軍士們來說,實在微不足道。官兵分不到多少東西。

皇帝拓跋燾領導魏國統一北方後,除了南方的劉宋,再沒有什麼有油水的戰爭物件了。

而劉宋國實力與魏國不相上下,雙方都還沒打算決一死戰。

這樣的國際形勢,疊加魏國的軍事體制,使得魏國國內矛盾加劇,衝突多了起來。

最主流的矛盾,是鮮卑勢力與漢族勢力的矛盾。

魏國首都平城為中心的東部地區,鮮卑族人口為主導。

長安城為中心的關中及周邊地區,漢族人為主,氐、羌、羯、匈奴族人為輔。

太平真君六年,關中西部杏城匈奴人蓋吳發動起義,得到氐族、羌族、漢族人響應,很快組成十萬人大軍,攻打長安城。

駐守長安城的北魏主官是高涼王、長安將軍拓跋紇。

叛軍攻來時,拓跋紇親自領兵出城迎戰。

幾番交戰,官兵大敗、拓跋紇戰死。長安城內官軍閉門死守。

皇帝拓跋燾立即派出大將軍叔孫跋增援長安城。

蓋吳軍與叔孫跋軍隊在長安附近遭遇,展開激戰。

蓋吳軍不敵,死傷三萬多人。

蓋吳見長安城城防堅固、守軍和援軍太厲害,於是率軍向西撤退,攻打另一重鎮安定城。

起義軍攻下了安定城。

蓋吳自稱“天台王”,並得到周邊各族人積極響應,勢力迅速壯大。

沒過多久,起義軍佔據了安定城附近許多中小城鎮。

蓋吳在關中地區的起義,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河東郡汾陰地區漢族豪強薛永宗、薛安都等人,也募集軍隊,扯起反魏大旗,與天台王蓋吳形成呼應之勢。

魏國朝廷對幾乎半邊國土失去控制。

面對這樣的亂局,作為戰爭狂主的魏國皇帝拓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