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參軍畢恆極其興奮地說:“大王霸業可期也!今太子監國早就使得海內沸騰,現義兵已起,太子必敗。為大王計,不如親率士卒精銳赴洛陽討逆。此上策也;遣將率兵赴之,此中策也;酌量派遣小軍,隨形助勝,此下策也!”

司馬顒考慮片刻,慨然嘆曰:“寡人受先帝大恩,如何能眼看著司馬家子孫壞了皇家江山,寡人願起兵響應齊王!”

房陽讚道:“大王英明,這天下乃司馬家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今聖上承代已久,上不能安慰祖宗在天之靈,下不能撫慰天下百姓。中又有太子倒行逆施,朝野因此不平,大王應早發兵響應,若狐疑拖延,變難將生,豈能自保乎?”

司馬顒聞言大悅,遣上將張方率軍三萬討伐司馬遹。諸王接到齊王的檄文之後,除了早就聯絡好的三王同盟外,新野公、長沙王、兗州刺史王彥等也紛紛起兵響應,一時之間六路諸侯討伐太子司馬遹,各率殺奔洛陽。

訊息傳到洛陽,朝廷上下一片譁然,幸災樂禍者有之,驚慌失措者有之。甚至一些心懷不軌者,在夜深無人的時候忍不住仰天長嘯:老天終於開眼了!太子終於要倒臺了!

一時間天下風雲突變!

天下藩王一亂,頓時引得眾多勢力觀望。北方的胡族企圖渾水摸魚,中原世家想要藉助藩王的勢力,一舉推翻司馬遹的統治。而寓居江東的司馬睿,則想要趁機實現其割據江東的意圖。

建康琅琊王府,王導王敦兩兄弟正和司馬睿商議事情,司馬睿滿臉興奮之色,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之意:“處仲,茂宏,天下大亂了!我們多年的謀劃終於要實現了!”

“恭喜大王,如今北方即將大亂,大王可趁機收攏江東人心,等到北方打成一鍋粥的時候,我們早就安定了江東。當年孫氏僅靠江東一地就割據中國近百年,王爺完全可以憑此地成就王霸之業!”

王敦也很興奮,如今天下的局勢正朝著當年他們所設想的方向發展,這一刻他有種天下皆在掌握之中的感覺。當年自己慧眼相中了琅琊王,如今看來,性格溫和的琅琊王更適合作為世家的代理人。

目前江東世家和部分中原世家已經達成合作協議,他們將共同推舉司馬睿為他們的代表,就算太子戰勝了三王叛亂,面對眾志成城的江東一地,恐怕也會頭疼不已。當年武帝統一全國時,可是經過了多年的準備,因此王敦等人完全有信心在司馬遹剪除中原政敵前。完成內部力量的整合。

在西晉內部力量即將爆發內亂之時,在外草原民族也開始變得蠢蠢欲動,匈奴大首領劉淵也忙著收攏南匈奴五部部落,積蓄實力以待天時。

自漢朝以來,居住在今天蒙古大草原上的匈奴人在“逐水草而居”的同時,時不時高舉狼頭大旗,嘯聚而來。狂風一般地忽然出現在漢族人的北部邊地。

他們踐踏莊稼,洗劫城市,燒燬房屋,殺戮當地居民。大肆劫掠後,他們往往又擄走成千上萬的漢人為奴隸。往往未等漢族大軍到來,匈奴人便又鬼魅一般消失在無盡的大草原中。

吃肉喝酒之餘。這些野蠻人在朔朔北風中享受他們掠來的子女玉帛,嗷嗷狂叫以示慶賀。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長達數個世紀之久。

東漢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人賴以生存的蒙古大草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赤地數千裡,草木盡枯”。對於以畜牧為生的匈奴人來說,大旱成為空前的災難。牛羊沒有草吃,餓斃千萬;牧人無食,相繼餓死;而人畜的屍體交相堆積,無人清理後,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瘟疫,一直號稱“天之驕子”的匈奴人“死耗大半”。強盛雄武的匈奴汗國也終於陷入分裂,散裂為南、北匈奴。

南匈奴暫時收起狼性,匍匐於漢朝的金龍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