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師為單位的戰兵部隊以及直屬於齊王府的騎乘步兵營;而另一種則是地方駐軍,佔領區的各府縣皆有,少則千餘人,多的像是廣西的梧州、桂林,湖南的辰州,湖北的襄陽以及淮南的淮安都是有著四、六千戰兵的大編制,甚至有的只要換個番號就是一支野戰部隊的戰兵營!
地方駐軍,戰法上其實與舊有的部隊沒什麼兩樣,用以控制地方足矣,所以此番的改編也並不優先,暫且維持原狀。
相較之下,各個師一級的單位,數量上也是有著十個之多,以每師一萬一千戰兵計算,那也是有著十一萬戰兵的規模。此番的換裝輪訓,需要在不影響地方防務的基礎上展開,分批次進行輪訓,換裝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訓練新的戰法以及調整為全新的編制以實現戰法和編制的完美結合。
從收復江西之後,江浙明軍已有兩年多的時間沒有從根本上調整過編制,戰法上的修改也是少之又少,起碼沒有進行過根本性的調整,僅僅是微調而已。
先是在四明湖大敗八旗軍,接下來又擊破了東南經標,嶽樂率領的上萬八旗軍不敢越過錢塘江。那時候的江浙明軍已然是拔劍四顧,天下再無敵手的蓋世之姿!
接下來的幾年裡,嶽樂、濟爾哈朗先後授首,八旗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徹底打破;大軍南向,稱霸一方的平南、靖難二藩被凌遲處死;再到去年與秦藩的大決戰,西南明軍的殺手鐧戰象、羅羅在方陣面前也佔不到任何便宜。
沒有足以造成威脅的敵人,變革的動力就會下降,軍隊也會更加依賴那些更為熟練的戰法。不過,這些年下來,江浙明軍在不斷的進行微調的同時,軍工司的武器研發和製造也沒有停止下來,有了這些年的積累,才有了新的一批武器裝備的誕生,陳文根據八旗新軍的戰法進行自身調整也才有了物質基礎。
渭南一戰,八旗新軍大破吳三桂的改良版西班牙方陣,天下為之震動,陳文在奮起直追的同時,新軍主力在攻陷西安之後也很快就撤回到了京城。
新軍的撤離是無奈之舉,卻也是必然的事情。江浙明軍的佔領區向北已經佔據了淮河以南,順著運河北上,直至京城也不過只有一千六七百里地的距離而已,比之從西安穿越山西到北京的最近路程的那兩千一百多里地卻還是要近上太多,更別說是繞過山西那般的走法。
陝西的局勢,隨著吳三桂的主力覆沒,吳三桂本人帶著數千殘兵敗將向西潰逃,就連延安的楊所部在得到訊息之後也向西轉道寧夏,大有退守甘肅的做派。
陝西方面的防務,滿清將其交給了屯齊所部的八旗軍以及從山西抽調過去的綠營兵,其中屯齊所部也僅僅是多在此停留幾個月,穩定人心,而宣大總督盧崇峻則調任川陝三邊總督,被清廷授予全權,重新開始經營陝西。
拿到吳三桂的人頭,取得全功,這並非是濟度不想,只是形勢所迫,沒有辦法的事情。新軍匆匆忙忙的趕回京城,卻是分兵兩路,一路向東返回潼關,沿著黃河順流而下,再行北上;而另一路人馬則是由鰲拜率領,渡過黃河,取道山西,走最近的路途返回京城。
濟度和劉成以及富綬率領的主力部隊乃是重走一遍來時的舊路,一路上沿途的官吏將校更為殷勤,新軍受到了更多的矚目,但卻並沒有耽誤下行程,新軍前往陝西時是個什麼速度,回去的時候由於黃河的運力,反倒是還更快了一些,甚至快到了待他們抵達京城的時候鰲拜則還在路上。
按道理來說,鰲拜穿越山西,理應比他們更早的返回京城,然而清廷有旨,要他帶著新軍和八旗軍取道山西北部,在長城外耀武揚威一番,震懾一下漠南蒙古的各部再行取道張家口,返回京城。
此前吳三桂叛亂,滿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