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8頁

阿克瓦的德雷克地區,地底存有金礦,並非什麼秘密,早在八十年末英國的斯特魯黃金勘探及開採公司,就跟阿克瓦當時的工業及礦產部合作,在德雷克地區開展黃金礦產勘探工作。

斯特魯黃金公司在德雷克地區打了不少勘探井,確認地底有砂金及少量的銅礦存在,但礦石巖層太深,金礦品位也不高,綜合開採成本太高,一直都沒有開展實際的開採工作。

賽維義當局透過政變上臺後,將黃金、石油、煤鐵等礦產資源都徵為國有,驅逐外國公司,斯特魯黃金公司也是沒有什麼留戀,就放棄掉對德雷克金礦的勘探開採權,退出阿克瓦。

阿克瓦國家礦業集團曾試圖開發德古克金礦,但最終因為成本太高、技術及資本實力有限而放棄。

這是阿克瓦公開的秘密。

曹沫之所以一開始就將主要目標放在德雷克金礦上,主要也是德雷克地區開採地底深層砂金的成本高昂,以當前的國際價格核算,差不多需要將綜合開採率提高到90以上,才能保證有一定的利潤——也是因此將絕大部分有實力的競爭力排除在外,他們才能順順利利的跟阿克瓦當局簽下合作勘探協議,當中沒有橫生枝節。

而卡布賈在阿克瓦傳過來的這份材料,則指出斯特魯黃金公司當初在德雷克的黃金勘探發現價值不高,主要是早期的勘探放在當初普遍認為更容易成礦的褶皺丘嶺地帶。而斯特魯的技術人員之後研究發現,德雷克地區的平原地區乃是一條早就改道的古河流沉積所形成,其地底的斑岩層也非常容易成礦。

在賽維義發動政變之前,斯特魯黃金公司遵循新的思路,在德雷克平原地區新打下兩孔勘探井,最終在地底一百米的巖層深處,發現有高品位銅金礦形成的可能。

然而賽維義當局隨後發動政變,阿克瓦政局混亂一片,最新的勘探發現都沒有機會公開,斯特魯黃金公司就被驅逐出阿克瓦,因此最後兩孔勘探井的取樣記錄都變成塵封的秘密。

「富礦帶厚二十米,銅品位469,金品位452克每噸;非富礦區的銅品位平均達到15,金17克每噸……」

材料裡有記錄當時兩口勘探井採集到的礦石樣品資料。

也許兩口勘探井所能確認的資訊還是太少了,當時勘探深度也極為有限,兩口勘探井都不到兩百米深,無法確認地底銅金礦儲量規模到底有多大。

不過,此時找到卡布賈的礦工阿穆都迪,作為英國殖民者後裔,早年曾是斯特魯黃金公司的高階地質工程師,曾親自主持這兩口勘探井的作業。

在賽維義當局發動政變後,斯特魯黃金公司撤出阿克瓦,阿穆都迪卻被拋棄下來,沒能移民英國避難,在佩美坐了幾年牢,就回到德雷克當了一名礦區工人謀生,但他並沒有放棄對德雷克銅金礦以及德雷克整個地區的地質研究。

阿穆都迪研究認為德雷克西南地底的整個斑岩層都已經成礦——這跟斯特魯黃金公司撤出阿克瓦時的研究還是有根本性的不同,當時還傾向認為德雷克斑岩層僅接觸區小範圍成礦,這對德雷克地底銅金礦儲量的判斷,將導致十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偏差。

「這麼說,德雷克地底極可能存在一個超級銅金礦?」宋雨晴有些微的近視,湊過來看電腦螢幕開啟的郵件,太過震驚,豐挺的胸膊親暱的壓到曹沫的肩膀上都沒有有意的讓開。

科奈羅水泥廠、菲利希安採金公司跟國內的合作,包括技術引進、裝置採購以及人員培訓及聘用,都是宋雨晴在負責,她心裡很清楚這份塵封起來的材料以及阿穆都迪後續的研究意味著什麼。

曹沫當然也很清楚,要是阿穆都迪後續近十年的研究方向沒錯,德雷克銅金礦的意義是儲量可能極其豐富的銅礦石,而黃金則是伴生品。

曹沫還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