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頁

「不必多嘴,你說你的問題吧。」吳之誠道。

蘇昊道:「這個問題是我們工房在工程中遇到的問題。今欲造150件竹器,每件需4尺、2尺6寸和1尺7尺竹竿各一。現有1丈長竹若干,問如何下料,可使長竹用量最少,最少有幾何?」

「這……」

蘇昊的問題一說完,滿屋子的人臉色都變了,這個問題聽起來非常清楚,但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樣的題,是他們根本解決不了的。

丈的長竹,可以裁成2根4尺的,餘下的部分裁成1根1尺7寸的,這樣會餘3寸的竹頭;換種裁法,可以裁成1根4尺的,1根2尺6寸的,2根1尺7寸的,這樣正好不浪費。問題在於,需要的數量是三種尺寸各150根,這就要使各種裁法相互組合。至於如何組合才是最優的,在眾人心目中,除了一根一根去試驗之外,並無更好的辦法。

很顯然,蘇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並不是讓吳之誠去用試驗方法來解的,偏偏吳之誠還不知道如何求解。你要說這個問題屬於冷門偏門吧,好像也說不過去,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是完全可能碰上的。

農曆四月中旬的天氣,別人都熱得冒汗,吳之誠卻覺得背心上全是冷汗。作為一個心高氣傲的大儒,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被別人在學問上問倒了。吳之誠這輩子倒不是沒有過被別人問倒的時候,但沒有一次是像現在這樣,明明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自己連一點門道都摸不著。

「蘇昊,這是一個算學的問題,我卻記不起哪本書上有口訣可用。你出了這個題,莫非你能夠解出來?」方孟縉從身邊吳之誠的喘氣聲中,能夠聽出他正處於尷尬之中,便打破沉默,向蘇昊發問了。方孟縉沒有與蘇昊賭什麼東西,他來發問,是非常合適的。

蘇昊在出題的時候,就沒指望吳之誠能夠做出來,要知道,這可是一個線性規劃的問題,超前於這個時代好幾百年了。即便是在西方,線性規劃問題的提出,也是在200年之後,即在19世紀初的時候。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是著名的法國數學家傅利葉,但以傳利葉的水平,竟然也找不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而是要等到又過了100多年,到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才有了相應的演算法。

蘇昊拿這樣的題來考吳之誠,說穿了就是拿金手指來欺負古人。話又說回來,穿越眾不用金手指,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穿越來的嗎?

看到吳之誠老臉漲得通紅的樣子,蘇昊微微一笑,對方孟縉說道:「方師爺,我大明學問中並無解此題之法,然夷人有矩陣之術,可解此題。」

「蘇小哥可會此術?」方孟縉問道。

「略通一二。」蘇昊毫不客氣地說道。

方孟縉道:「那就請蘇小哥給我等演示一下,如何?」

「遵命。」蘇昊斂襟拱手,然後對學生們問道:「哪位兄臺可借小弟幾張白紙。」

「我這有!」

「用我的!」

幾個學生爭著把紙遞了過去,蘇昊稱了聲謝,把紙接過來。又有學生取出筆墨,欲遞給蘇昊,蘇昊擺擺手,從袖筒裡掏出幾截炭頭,笑道:「慚愧,小弟做算學的時候,習慣用此物為筆。」

這不是廢話嗎,誰也不可能拿著毛筆去解矩陣題。蘇昊拿著簡易的炭筆,開始在紙上寫起式子來了,眾人一齊圍過來觀看。吳之誠雖然抹不開面子,但也想知道蘇昊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這種問題的,所以也站在一旁看著。

「蘇小哥,你寫的這個,是夷人的計數法吧?」方孟縉看蘇昊寫出來的一串阿拉伯數字,忍不住問道。

「正是。」蘇昊道,「這種計數法,叫作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天竺人發明的,經天方人傳到佛郎機。我們說的天方,在佛郎機語裡就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