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封神主理人,從天地、道門、大劫的角度來看,都必須站在中立的位置。
唯獨在那朝歌城中,我特意點醒你幾次!
當然,這都是天道允許範圍內的略有偏倚。”
聞仲滿是不解:“您……指點啥了?”
“我問你最多的一句是什麼,仔細想想。”
“這……”
聞仲沉吟幾聲,想了片刻、暗中推算,才道:“似乎是,你理想中的大商該是怎麼樣的?”
“不錯,你理想中的大商,該是怎麼樣的。”
李長壽輕嘆幾聲:“當時我就在提醒你,最起碼構想出一個完整的前景,然後拿著這個前景,去說服那些志同道合之人。
你與帝辛倒好,對外征伐、斥諸武力,對內酷刑、全靠恐嚇。
帝辛是有一番廣大的志向,但天下有志曏者何其多?那有用嗎?到現在來看,不過是眼高手低!
你不應去欣賞一個高聲喊出自己志向的年輕人,你該去關注那些一言不發地朝著自己志向奮鬥的拼搏者。
你身為帝辛之老師,未盡到老師之責。
你身為人皇的重臣,未能獻出治國之策。
你身為截教之弟子,卻將截教仙拉入大劫。
聞仲,你如何看待你這少師、太師之位?你心底可曾想過,到底要將大商引向何處?
你想創造的大商,到底是什麼樣的大商?
改革不是為了改革而去改革,也並非是挽救一個病痛老者的救急良方。
你知,為何朝歌城內那麼多權貴恐懼帝辛、恐懼你聞仲嗎?
你們從沒告訴過他們,自己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新大商,你們只是在告訴他們,新大商沒有他們的位置。
為什麼不試著,讓他們也做出改變?成為你們的助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去拉攏培養小權貴,讓他們主動放棄一些權力,比如放棄奴隸殉葬、狩獵奴隸等等惡習,再讓他們去擠掉大權貴,用得著帝辛用酷刑去震懾嗎?
迂腐!
愚鈍!”
“我……”
聞仲輕顫了幾下,老眼一紅,低頭長嘆,雙腿慢慢彎曲,低頭跪伏了下去。
“還請大史教我,還請大史教我!”
李長壽冷笑了聲,又道:“知道今日我為何來罵你嗎?
因為你快死了。
今日之戰就是你絕命之時,封神臺早已懸在你頭頂。”
“大史……”
聞仲嗓音一顫,雙拳下意識攥緊,又定聲道:“若大史能救大王,聞仲今日甘願赴死!心甘情願!絕無怨言!”
“我今日現身,便是如今天地間的形勢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李長壽靠在太師椅上,語重心長地說著:
“我並不喜歡帝辛,他勇武過人,卻又優柔寡斷,不是個合格的人皇。
但如今,這天地間需要他試一試,能否對抗一下天命。
不用太久,十年足矣。”
言說中,李長壽將一枚玉符扔在了聞仲面前。
“這裡面有幾句話,自己領悟領悟,領悟多少就算多少。
等你身死後,我會阻攔封神臺片刻,給你一個入夢帝辛的機會。
用你的死,喊醒帝辛,最後再試一試吧。
我不會在帝辛身上放任何希望,也不會對大商抱有任何憐憫,今日,就當我沒有來過。”
話音落下,李長壽身形於座位上悄然消散。
聞仲抬頭看時,哪裡還有李長壽的身影,他連忙低頭撿起玉符看了眼,其內字跡竟在迅速變淡,忙將那些話語記了下來。
待字跡消失不見,玉符化作一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