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章 無奈之舉

卻說朝鮮使臣樸有樂,自從在京師被隆慶帝一番訓斥之後,待在客棧幾日便直接遞交辭表搭乘海船返回朝鮮。

樸有樂的歸來,給漢城的朝鮮兩班大臣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壞訊息,首先便是李鈞的請封被隆慶帝直接駁回。

接著就是隆慶帝派遣赴朝太監及官員,打算入朝考察一眾朝鮮王孫,擇其善者而擁立,這在朝鮮的兩班大臣看來,對他們是極為不利的。

他們生怕在出現一個‘燕山君’李隆,挑戰他們這些大臣的權威,危及他們這些大臣的身家性命。

朝鮮王,必須是他們這些朝鮮兩班大臣推舉得出,你大明皇帝就蓋個章,表個態得了。

沒有人,比我們朝鮮兩班大臣,更懂選誰做朝鮮王了!

你一個大明皇帝,遠在京師,知道一個大臣推舉出來的朝鮮王,對我們這些兩班大臣多重要嗎!

樸有樂的訊息,很快便傳遍了漢城各個官員耳中,在得知了大明皇帝不滿朝鮮兩班大臣推舉的人選李鈞為王后,那些投機大臣開始思緒活泛起來。

已故朝鮮王李峘,其所立之世子於嘉靖四十二年突然病故,時朝鮮王李峘得知後,心哀莫大於痛,身體也每況愈下,嘉靖四十三年更是在大議之上突然昏厥。

已故朝鮮王李峘之父李懌,生九子十二女,然因為種種原因,後代僅存下三脈五嫡孫。

五子嫡養孫興寧君李秀荃,六子嫡孫豐山君李宗麟,八子三嫡孫河原君李鋥,河陵君李鏻,河城君李鈞。

其中五子嫡養孫興寧君是故朝鮮王李懌之兄一脈過繼而來,此五人,皆為嫡出身份,各個都有繼承王位之權。

尤其是豐山君李宗麟之父,已故朝鮮王李峘之六兄德陽君李岐,如今還在世,若以舊論,弟終兄及,也未可知也。

那些朝鮮大臣,在李峘病重之時,偏偏只讓河城君李鈞入宮服侍朝鮮王李峘,其等用心,李岐盡皆在目。

故而早早就將自己嫡子派遣出漢城,前往封地,名義上是外出遊學,實則乃是躲避。

而李岐自己,也是整日飲酒不管俗事,從不過問朝鮮國事,就是李峘不時召見,也是一問三不知,於政事避而不答。

朝鮮宗室的種種行徑,在大臣們眼中,如同透明一般,至於為何獨獨選擇河城君李鈞,一是李鈞年幼,二是李鈞至少明面上是嚮往儒學的。

三來,李鈞早早便失孤!

朝鮮議政府

現任朝鮮領議政大臣李浚慶盤腿坐在主位上,年以六十八歲的他,於嘉靖三十七年領右議政起,已經擔任了十一年的領議政大臣。

他的祖父曾擔任刑曹判書,父親擔任過弘文館編修,廣州李家亦是朝鮮顯赫的門閥世家,到他這,終於登上朝鮮相位,人臣之頂。

“諸君,大明皇帝駁回請封奏疏,看來,我等推選之人選,要有所變動了,”李浚慶半眯著眼眸,看向在場的同僚。

“李議政,可是事情有所洩露,才遭大明皇帝駁回,可是樸家,從中作梗不成!”

說話的是戶曹判書金光南,他口中的樸家,就是此次出使大明的樸有樂家族長禮曹判書樸德仁。

“非是樸家出手,而是內有隱情,”李浚慶擺手表示,“出使大明的樸有樂帶回訊息,琉球國內附了!”

“什麼!”

“竟有這等事!”

李浚慶的話,嚇得在場的朝鮮五曹判書驚撥出聲,琉球國內附,那他們朝鮮可就危險了,大明臥榻之側,如伴虎旁,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嚇他們一身汗。

“難道是大明強逼琉球內附?”

“如此,我朝鮮危矣,諸君,當早做打算了!”

工曹判書搖頭道,“非是大明強逼,我聽聞樸有樂所言